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成立了發改委低空司,按照「先載貨後載人、先隔離後融合、先遠郊後城區」的原則,在嚴控風險、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分類有序拓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同時,國家各個部門圍繞低空智聯網、低空網聯、低空「四張網」進行宏觀政策研究、標準制定、系統規範等,統籌低空經濟發展。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IDEA)低空經濟分院執行院長李世鵬受訪表示,深圳低空經濟發展走在國內前列,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生態框架,其核心目標在於破解產業發展中政策供給、產業鏈協同、技術突破、場景拓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關鍵問題,探索低空經濟規模化、常態化發展的路徑,讓企業「先飛起來、飛得穩、飛得久」。
李世鵬認為,低空經濟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已成為當前產業急需突破的關鍵環節。低空飛行器和相關應用不斷湧現,但整體仍以試點示範和局部探索為主,尚未形成大規模、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要推動產業真正落地,必須解決從「單點應用」向「體系化運營」的轉變問題。這不僅涉及空域管理機制與基礎設施的完善,也關係到標準體系的建立、供應鏈的協同以及商業生態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