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上月銀行結售匯逆差817億元(人民幣,下同,折合約125億美元),較四月237億美元逆差降近五成,並為連續第五個月收窄;其中,遠期淨結匯錄86億元,為2014年12月以來首次出現月度遠期淨結匯。外管局指,中國市場主體購匯意願進一步減弱,結匯意願繼續上升,境內外匯存款下降,外匯供求狀況進一步趨向平衡。
德國商業銀行駐新加坡經濟學家周浩分析認為,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上月大幅收窄,顯示美元加息預期正在減弱以及在中國資本管制見效。有貿易公司外匯主管也表示,人民幣貶值壓力減少,外匯供需逐漸平衡,之前有專家說人民幣三季度走強的觀點逐漸在被驗證。持有美元的企業經營性現金流的壓力逐漸增大,被迫逐漸開始大量結匯。
外管局昨日公布數據看,上月銀行結匯8292億元,售匯9109億元,結售匯逆差817億元。其中,銀行代客結匯7694億元,售匯8371億元,結售匯逆差677億元,較四月的1501億元逆差亦大幅收窄。
外管局新聞發言人總結,上月數據有兩大特點:首先,銀行結售匯125億美元逆差繼續收窄,環比下降47%,今年前四月分別為544億、339億、364億和237億美元;其次,非銀行部門涉外收付款逆差擴大但外匯收付由逆轉順,上月逆差錄235億美元,前四個月分別為558億、305億、261億和89億美元。
展望未來,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指出,因6、7月市場上風險事件較為集中,銀行結售匯仍然可能是逆差,且規模可能略有擴大,或達到每個月200億美元左右。交銀金研中心高級分析師劉健亦稱,鑒於美國經濟復甦尚存不確定性,待其「升息靴子」落地後,美聯儲貨幣政策料進入階段性平穩期,屆時中國資本流動有望迎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