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1月14日,載着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的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成功着陸。\新華社
「感謝所有為我們安全返回保駕護航的人們,我們回來了!」2025年11月14日16時40分,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乘坐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西區成功着陸,指令長陳冬在出艙時說。
神舟二十號乘組在軌駐留204天的太空任務圓滿收官。此次任務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在軌時間最長紀錄,令陳冬成為首個在軌駐留時間超過400天的中國航天員,更是中國載人航天史上首次因空間碎片風險推遲返回,航天員乘組使用其他飛船「換乘」回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高級工程師周亞強表示,「換船」是為確保神舟二十號返回任務萬無一失,確保航天員絕對安全。後續神舟二十一號乘組將搭乘神舟二十二號飛船返回地球。目前各系統正在密鑼緊鼓準備中。\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通報,原定於2025年11月5日返回的神舟二十號飛船,在任務末期遭遇微小空間碎片疑似撞擊而推遲返回。經地面聯合專家組通過高清成像、結構覆核、風洞模擬及熱力學仿真等多維度綜合評估,確認其返回艙舷窗玻璃出現細微裂紋,不滿足載人安全再入大氣層的放行條件。
安全第一 改乘神二十一返回
據介紹,從載人航天工程宣布返回任務推遲,到返回任務重啟,工程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和措施,各系統迅速反應、團結協作、扎實應對,最終決定先讓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乘坐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東風着陸場,後續再擇機發射神舟二十二號載人飛船。
談及之所以作出「換船」的考慮,周亞強表示,首先,因為神舟二十一號飛船的狀態和神舟二十號飛船是一致的,神舟二十號乘組針對前期的神舟二十一號飛船也開展過訓練,比較熟悉。但是神舟二十二號飛船,儀表做了優化改進。另外一方面,神舟二十號乘組已按計劃完成在軌既定任務,應讓乘組盡快地返回地球。「換船」是為確保神舟二十號返回任務萬無一失,確保航天員絕對安全。
從推遲返回到順利回家,中國僅用9天時間就完成從研判、決策到實施。14日11時14分,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分離。15時50分,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軌道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16時25分,載人飛船返回艙離開「黑障區」。16時40分,載着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的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成功着陸。返回艙艙門打開後,神舟二十號航天員陳冬、陳中瑞、王傑依次安全順利出艙,健康狀態良好。
神二十暫不會撤離空間站
神舟二十號航天員順利歸來,空間站中的神舟二十一號乘組如何保障安全?周亞強表示,近期已對整個空間站組合體的安全性進行評估,組合體運行穩定,神舟二十一號乘組狀態良好,在軌物資充足。神舟二十號飛船停靠在空間站上是安全可靠的,因此神舟二十號飛船暫時不會撤離空間站。後續神舟二十一號乘組將搭乘神舟二十二號飛船返回地球。目前,已啟動神舟二十二號飛船的發射任務,各系統正在密鑼緊鼓準備,包括船箭產品的測試以及上行物資準備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