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民間投資急放緩 產業門檻應降低

時間:2016-06-15 03:15:26來源:大公網

  圖:內地民間投資增速一直較高,而今年其增速更首次低於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在三大產業上的投資增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放緩/ 資料圖片

  今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總體企穩而民間投資急劇放緩,引起了國務院的高度關注。自從2005年有數據以來的歷史觀察,民間投資幾乎一直都比整體投資增速要高,而低於整體固定資產投資的情況,今年還是第一次出現。/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興業研究副總裁 魯政委

  如果進一步把民間投資從整體固定投資中剔除而計算非民間投資增速,則2015年底及其之前,民間投資高於非民間投資更為顯著,而今年民間投資增速放緩與非民間投資加速反彈之間的對比,也更為懸殊(參見配圖一)。

  三產投資增速均放緩

  倘若從三大產業來看,民間投資在三大產業上的投資增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放緩(參見配圖二)。與整體投資落差幅度最大的是第一產業,今年前四個月的累計同比增速為-46%,但這種情況從2013年以來的數據中並不罕見,往年在第一產業中也總是於上半年會出現民間投資的負增長,因而似乎並不值得過慮。

  與整體投資落差幅度第二大的是第三產業,相對較小的是第二產業。民間投資在三次產業中的分布結構,以今年前四個月進行大致測算,民間投資與整體投資在第三產業上的落差大約貢獻了總體落差的77%,第二產業大約貢獻了總體落差的11%,與第一產業對總體落差的貢獻大致相若。

  對於今年以來民間投資在第三產業上投資更為明顯的減速,一種頗具煽動性的觀點認為:在「營改增」以前,民間投資主體為了獲得地方政府營業稅的稅收返還,傾向於高報投資數據;在「營改增」以後,作為地方稅的營業稅變成中央徵收的增值稅,稅收返還再難操作,由此民間投資主體也就失去了高報投資數據的動機,所以造成了今年以來民間投資增速「讀數」突然出現了迅速下滑。

  營改增政策影響較小

  對於上述臆測,如果我們再從分地區的角度來觀察,就不攻自破了。從分地區的民間投資數據來看,主要是因為內地東北地區、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增速明顯放緩,而西部地區民間投資增速卻依然平穩。考慮到「營改增」作為全國統一推行的政策,應該對各個地區的影響都一樣,由此折射出民間投資的下降應該與「營改增」所可能產生的附帶效應其實並無多大關係。

  如果我們進一步仔細觀察第三產業的投資結構,其中主要是交通運輸、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等投資,而這些領域要麼是未能確立商業上可持續的定價模式、要麼是尚未充分放開管制,因而到目前為止基本上仍為政府投資所主導。

  此時,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的「玻璃門」、「彈簧門」,在過去第二產業投資規模大、佔主導的情況表現得不明顯,但在民間投資開始向第三產業傾斜的時候就會急劇凸顯。畢竟,與第三產業仍存在更多進入障礙的現實相比,第二產業的諸多領域都已放開了。

  國資擠出效應更明顯

  配圖三提供的數據,清晰顯示了這種狀況: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這兩大政府管制較多行業的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在今年初突然出現了大幅下挫。由此折射出在此領域國有投資的提速,很可能已對民間投資形成了較過去更為明顯的「擠出效應」。

  順便提及的是,對於市場普遍關注的融資問題,目前全部工業企業(本來應該觀察所有企業,但統計數據僅僅只有工業企業)的利息成本累計同比增速自去年下半年已開始轉為負數,目前下跌的幅度已達十六年來的最大幅度。與此同時,全部工業企業利息支出相當於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也已經下降到了十六年來的最低水平。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