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陳家強料英脫歐對港影響微

時間:2016-06-14 08:45:56來源:大公網

  圖: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左)與上海市金融辦主任鄭楊簽署「關於深化滬港金融合作的協議」/大公報記者倪巍晨攝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自香港及內地基金互認計劃推出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昨於上海論壇表示,截至四月底,已在港銷售的內地基金的銷售額已超過5900萬元,而已在內地銷售的香港基金銷售額約達14.5億元人民幣。他又表示,現時最快可能落實的就是「深港通」,但未有透露任何新消息。

  陳家強表示,內地投資者對境外資產也有一定需求,所以以後的開放政策裏,可考慮加強給內地投資者境外的資產配置,展望將來最快可能落實的就是「深港通」,進一步把「滬港通」的安排引進深圳股票市場,惟論壇結束後,陳家強被問到「深港通」是否有進一步消息時,他表示並沒有什麼新消息。

  問及若英國真的「脫歐」,如何評估對香港整體經濟及資本市場的影響時,陳家強稱,英國「脫歐」與香港經濟的關係其實比較小,至於是否與昨日港股下跌逾500點有關,則還有待觀察,但整體來說,相信這對香港本身經濟的影響較小。至於東亞銀行(00023)裁員,會否反映未來本港將出現裁員潮,他認為香港銀行業基本上的經營環境,當然會隨?經濟下行而有些壓力,但整體來說,本港銀行經營環境是可以的。

  滬港簽約深化金融合作

  另外,同場的港交所(00388)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表示,國際資金要投資到內地市場,在清算、監管方面仍有很多障礙,所以現時內地債券市場僅得三百多家國際投資機構參與。他指出,假如可在香港建立債券平台,助國際投資者進入內地市場,除可利用香港的清算系統外,亦可增加內地市場吸引力。

  上海市金融辦昨日與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簽署「關於深化滬港金融合作的協議」。是次簽署的「協議」,將原有「備忘錄」列明的三方面優先合作領域,拓寬至加強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業務和產品、金融人才、金融科技,及金融監管等六方面聯動,並明確具體內容及合作重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