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馬駿:人幣不宜嚴盯一種貨幣

時間:2016-06-08 03:16:02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中國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接受外電採訪時表示,在資本項目已有一定開放的情況下,人民幣不宜嚴格盯住一種貨幣或某一個籃子,因為盯住可能弱化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的中期趨勢可能會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情況的變化,呈現升值和貶值交替的軌跡。而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全面開放和操作細則的落地,將有助於增加資本項目下的資金流入,對沖人民幣匯率面臨的部分下行壓力。

  允許對籃子一定程度升貶

  馬駿指出,今年春節後,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變化與“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形成機制高度相符,規則性和透明度顯著提高。“中國央行的做法是,以中間價定價機制為主線,降低人民幣匯率對籃子的短期波動幅度,但允許在一個稍長的時間段內對籃子呈現一定程度的升值或貶值。”

  他稱,強化對一籃子貨幣參考以來,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波幅明顯下降,而人民幣兌美元的日均波幅上升。今年三至五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日均波幅為0.2%,是2015年的1.5倍。五月份以來,儘管受外部因素影響人民幣兌美元雙邊匯率有所貶值,但市場預期和外匯市場運行總體較為平穩。他認為,人民幣兌美元雙向波動擴大,有助於減少套利活動導致的人民幣貶值壓力。

  他補充,人民幣中間價引入以穩定籃子匯率為目標的公式後,包括主要銀行的交易員和分析員在內的市場參與者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理解更加清晰,在穩定市場預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他也強調,參考一籃子,並不意味?嚴格盯住一籃子。在資本項目已有一定開放的情況下,人民幣不宜嚴格盯住一種貨幣或某一個籃子的貨幣,因為盯住可能弱化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他透露,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央行比較關注的影響因素包括中國企業外債去槓桿的步伐、中國企業“走出去”意願、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中國經濟指標對預期的影響、其他新興市場匯率資本流動的情況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