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股海一粟/港股通今關閉 恒指走向看外圍\谷運通

時間:2021-09-29 04:29:02來源:大公报

  上周最大的政經事件,一定是孟晚舟獲釋返回祖國。雖然事情本身對市場的影響,比不上恒大事件、能耗雙控政策和缺電限產造成的直接衝擊,但不可輕視的是,孟晚舟事件的順利解決,或為中美經貿關係帶來轉機。尤其是目前全球供應鏈失衡愈演愈烈、通脹壓力愈來愈大之際,美方尋求合作的意願增強了。

  按照正常的發展邏輯,孟晚舟事件告一段落之後,中美領導人在年內舉行高峰會的概率大大提高了。可能的選項,除了G20領袖會議,還有11月在英國舉行的氣候會議。拜登總統上任至今,在中美關係上最成功的是雙方在氣候問題上的合作。上周中國宣布不再興建海外煤電項目,也應該視為送給美方的一份大禮。

  不過,氣候問題是一把雙刃劍,進取的減排目標也許帶來道德上的讚美,但也會拖慢經濟的發展,影響民生。再想深一層,中國告別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模式,選擇碳中和作為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肯定預計了經濟發展慢下來的現實,但長痛不如短痛。況且,走碳中和之路,起碼讓中美歐三大經濟體,可以走到一起來。

  中國不再興建海外煤電項目,影響最大的是這些海外國家(越南、印尼)的工業化進程。工業化離不開大規模煤電的支持,如果在未完成工業化之前,就發展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成本太高,相信是承受不起的。從這方面看,越南、印尼,還有被西方捧上天去的印度,已很難複製中國成功的工業化之路。

  樂觀來看,中美在孟晚舟事件上取得突破之後,雙方的經貿關係也有望緩和。較早前,美國商務部長已表達了組團訪華的意願,在正式的訪華之前,相信美方也會改善一下氣氛,比如減免特朗普時期執行的對華部分關稅。在現時美國就業持續恢復、但通脹依然高企下,正是減免對華關稅的合適窗口期。

  雖然中美經貿關係有望改善,但港股市場短期仍要面對內地經濟放緩的衝擊。目前距離冬季用電高峰期仍然還有幾個月的時間,但煤炭供應處於低位已經導致全國範圍內電力供應緊張。多個省份已經執行限電措施,可能會拖累內地經濟增長預期。即將公布的9月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指數,有跌破50的可能。周五將步入國慶長假,港股通今天開始關閉,未來六個交易日的港股市場,或再度受外圍因素主導。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