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廟堂江湖/中國經濟穩健 人幣被低估\德國波恩大學經濟學博士 沈 凌

時間:2022-09-15 04:24:33來源:大公报

  圖:如果美國不能妥善處理高通脹的挑戰,資本市場就會重新估值人民幣和美元。

  美國上半年的實際GDP是下降的,中國上半年的實際GDP是上升的。結果計算中國對美國的名義GDP佔比,反而下降了差不多5%。這是為什麼呢?奧秘就在於兩國的匯率走勢。

  周二晚間公布的美國最新通脹率維持在8%的高位,但是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只有2.7%。按照經濟學原理,一旦經濟體的通脹率持續高漲,那麼該國的匯率就會持續貶值。也因此,沒有一個經濟體可以通過開動印鈔機就能成為富裕國家的。但凡事總有例外,美國的高通脹不僅沒有導致美元貶值,反而因為美聯儲的激進加息行為,造成美元兌世界上大部分貨幣都升值了。比如近期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就從6.35上升到差不多7的地步,累計升幅差不多達一成。這樣一來,上半年雖然美國GDP實際增速減少了,但美元資產的估值增加了(美元升值),最後以美元計價的中國名義GDP相較於美國反而出現了下降。中國經濟趕超美國的步伐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放慢了。

  其實美聯儲即便9月份再加0.75厘,還是趕不上美國通脹率,因此美國迄今為止的實際利率是負的。大量游資鑒於美聯儲加息而回流美國,推動美元升值,是基於以下兩個邏輯:一是美國的高通脹是短暫的,如果不久後通脹率開始下降,那麼現在的加息就提供了一個抄底的機會;二是其他經濟體的通脹率會更加高,那麼資金回流美國市場也是有利可圖的。

  上述兩個邏輯如果是在全球化體系中的確是成立的,但如前所述,凡事皆有例外:中國就是一個例外。過去三十年,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製造業生產國,在今年上半年所有主要經濟體都身處高通脹的時候,中國依然保持着穩定的物價。受疫情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率雖然在上半年遭遇到打擊,但疫後的復甦還是值得期待的。也因此,人民幣是迄今為止表現最好的非美貨幣之一,兌美元的貶值幅度並不大。目前人民幣的估值之所以沒有受到國際資本市場的重視,主要還是因為其並不是一個完全自由流通的貨幣。人民幣國際化還在路上,中國的貨幣開放政策較為審慎,過去保護了人民幣匯率,但現在也是人民幣被低估的主因。

  應重視科研人才激勵

  中國未來經濟反彈取決於兩個方面:短期來講,疫情防控政策能不能繼續為經濟增長保駕護航,是一個需要從上到下科學認證的問題。過去有效的政策未來是不是繼續有效,是不是需要與時俱進?中國具備完整的產業鏈,也需要一個開放的市場體系,如果長期缺乏人員交流,甚至影響到貨物流通,那麼經濟增長一定會受到影響。長期來講,如何應對美國方面的技術打壓,也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最近美國政府開始考慮擴大對中國的技術管制,制裁對象可能不止於芯片,還會覆蓋諸如生物科技等其他領域。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未來受影響的範圍是不是有可能無限擴大。

  其實中國並不缺乏科研創新的最基礎元素:人才。龐大的人口基數,重視教育的傳統文化,都幫助中國培養出了各行各業的人才。有人開玩笑說,中美的芯片之爭其實是內地華人和海外華人之爭,不是抵禦侵略的問題,而是解決內鬥的問題。而龐大海外華人科學家群體,證明了中國人的科研才能,但也值得反思,為何每年有大量人才出走海外,這個問題不要輕輕放過,而是要重點研究,舉一反三,才能制定出合適的人才激勵機制,促進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

  如果中國經濟能夠熬過低潮期、迅速恢復增長;如果美國不能妥善處理高通脹的挑戰,那麼資本市場一定會重新估值人民幣和美元,到時候時勢相易,人民幣的國際化也會有另外一幅景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