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學者倡RCEP貿易採用數字人幣

時間:2021-05-08 04:23:51來源:大公報

  【大公報訊】金融科技為國際金融中心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香港作為亞洲金融科技樞紐,應把握全球數碼化的發展機遇。

  金管局首席金融科技總監周文正表示,金管局將繼續推出各項智慧銀行的措施,推動銀行及支付業開發與應用科技。自2017年推出「智慧銀行新紀元」的7項措施後,至今已有8家虛擬銀行投入服務,至今年2月底,8家虛銀開戶數目已達58萬,存款總額近200億港元;而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也越來越多人使用。

  恒生銀行科技資訊總監江廣明亦指,為了迎接銀行4.0時代,該行積極推行金融科技數碼化轉型,如通過應用程式界面(API)等來跟其他非金融機構合作,融入客戶各方面的生活。此外,中國人民銀行正大規模測試數字人民幣(e-CNY)的應用,本港亦是試點之一,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表示,現時本港約六成金融科技公司都設於數碼港,當中有不少提供電子支付方案的科技公司,業界也密切關注數字人民幣的影響,相信日後將會改變整個電子支付生態,甚至取締部分市面上的電子錢包。

  區別比特幣 須一籃子貨幣支持

  不過,部分人仍然誤解數碼貨幣,甚至認為數字人民幣與比特幣十分近似。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表示,數字人民幣是由人行發行的流通貨幣,需要等值的一籃子貨幣作支持,與單純具炒作概念的比特幣完全不同。周文正也指,數字人民幣正正能解決以往跨境支付的問題,金管局早前就與人行、泰國央行及阿聯酋央行共同研究「多種央行數碼貨幣跨境網絡」,進一步推動多地數碼貨幣合作。

  去年落實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能推進香港與東盟各國的貿易,黃錦輝建議,國家可促使數字人民幣為RCEP貿易的主要貨幣,這有助推動RCEP數碼經濟發展,並可以大灣區為國家RCEP區塊鏈樞紐,同時以香港作為對外國際窗口。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