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在灣區多個內地城市擴容。圖為今年新增適用長者醫療券的中山一院南沙園區。\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港車北上
•對符合條件入出內地的港澳單牌車實行「免擔保」政策,有效降低港澳居民的申辦成本。
公共服務
•持港澳居住證的居民,可在居住地享受與當地居民同等的待遇,包括但不限於教育、醫療、社保等公共服務。
支付方式
•以深圳為例,港人可使用現金、WeChat港幣錢包、港澳版「雲閃付」、數字人民幣、刷卡等支付方式在深圳消費。
購房政策
•《港澳居民購買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房產結算支付便利化業務指引》,明確了港澳居民境內購房的適用範圍、結算支付流程,及購房款退回機制等內容,為港澳居民境內購房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結算方式。
跨境醫療
•「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經指定跨境合作醫院團隊評估及同意,以「點對點」模式於指定醫院之間,直接運送有特定需要及臨床狀況的病人到香港,無需在口岸轉換救護車。
•「港澳藥械通」:已在港澳上市的藥品,及在港澳公立醫院已採購使用的、具有臨床應用先進性的醫療器械,在臨床急需的情況下,可在大灣區內地指定醫療機構使用。
子女教育
•廣東已有包括澳人子弟學校在內的12所港澳子弟學校,並鼓勵有條件的30餘所學校開設港澳子弟班。
•香港多所高校率先在大灣區設立分校或合作辦學機構,成立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等學校。
個稅優惠
•2019年,廣東省、深圳市按內地與香港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對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給予補貼,該補貼免徵個人所得稅。
養老補助
•「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10月1日起擴容增至24家養老機構。香港特區政府為參與服務計劃的長者購買內地醫保,並提供每人每年最多10000元港幣的門診資助及30000元港幣的住院資助。
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