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籍華裔作家伍綺詩新作《小小小小的火》備受好評/作者供圖
我讀書基本上都是從看介紹開始的,無論是朋友的推薦,還是網路上的排行,都會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因為當前社會書種類繁多,充斥着大量速成的書記,讀者味同嚼蠟,所以讀者就有些無所適從,所以都會選擇看一看簡介,再來決定讀還是不讀,當我看到書名《小小小小的火》封面上的這段話:「永遠記得,你呼吸着的每一個瞬間,都應該去過你真正想要的生活。」時,已然感覺到這是一本讓人想要一探究竟的書。
作者是美籍華裔女作家伍綺詩,而這部作品是她成功面世的第二本書而已,但《小小小小的火》一經出版,就迅速榮登各大排行榜之首,獲得2017亞馬遜年度小說的桂冠及其他27項年度圖書大獎,多家國外著名媒體重磅推薦,可見作者的文學功底不俗。
這本小說講述的是一個親子間頗為發人深思的故事。在某一年的夏天,一把小小的火,燒掉了理查德森家的房子。所有人都覺得是他家的小女兒伊奇幹的「好事」,而她卻不見了蹤影……與伊奇一起消失的,還有理查德森家的房客:流浪藝術家米婭與她的女兒珀爾。小說以倒敘的敘述方式為讀者拉開了序幕:理查德森一家住在名為西克爾高地的一棟奢華的大房子裏過着安穩、寧靜的生活,他們所住的西克爾高地是一座被規劃好的城市,在這座城市裏有很多的規則,包括你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經過規劃的才是最好的」正是這座城市的座右銘,居住在這裏的人們也篤信這個信條:在這座城市裏按照規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幸福生活着。同樣對於自己的人生也按照努力上學、認真工作、結婚、生子、撫養孩子這樣既定的人生規則生活着。
理查德森一家也不例外按照這樣的規則幸福的生活着,他家一共有四個孩子:自信外向的大女兒老大萊克西,英倫帥氣的二兒子崔普,有些靦腆內向的三兒子穆迪,和有些「異類」的小女兒伊奇。而隨着新租客流浪藝術家米婭與她的女兒珀爾來到西克爾高地租住理查德森一家的一處出租屋開始,理查德森一家的每個人都開始發生了改變……
故事中的暗戀早戀、死亡縱火,這些引人深思的話題,看到背後的家庭教育、追求夢想等各式各樣社會問題,感覺書中作者塑造的每一個人物都是鮮活的,感覺就像坐在你的面前在講述真實發生的故事,而不是在讀一本小說。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的,為了獲得體面的工作漂亮的房子,安穩的日子,放棄了自己都不知道的想要的東西。撲滅了自己內心有過的火苗,放棄了自身堅持了很久的夢想,感覺小說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看完這本書,我淚流滿面,因為從某個片段,我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去考慮主人公的性別,我們捫心自問,有多少人會最後堅持了自己的夢想並且去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也許這就是生活,一句感嘆,一聲嘆息,一點厭倦,一醉方休,我感覺開啟了塵封的記憶,就像《老男孩》,開啟了自己的青春,真心的希望每一個人都有能力有機會去過你真正想要的生活,同時真心的希望有能力有希望的人也有恆心,不要辜負,以夢為馬,不負芳華。
《小小小小的火》表面上描寫的是理查德森一家和新房客米婭的在生活方式上的衝突,實際上是在探討當價值觀不同進而帶來的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不同時該如何面對,是欣然接受融合還是牴觸排斥,這些都是讀過《小小小小的火》這部小說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或許作者伍綺詩是位華裔的緣故,在《小小小小的火》這部小說裏也對華裔在美國的生活境遇用不同的人物描述刻畫,同時也或多或少涉及到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問題,這些也是她筆下的成功之處。
正如作者所說,這部小說是「獻給那些在自己的道路上奮力前行,點燃星星之火的人」,而我,也願每個人心中都有這麼一把小小小小的,但又足以燎原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