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工作動機/侘 寂

時間:2018-06-12 03:16:08來源:大公網

  對大多數人來說,工作就是掙口飯吃,粵語裏把工作稱為「搵食」,表達得很是到位。養活自己,養活家人,賺多多的錢,是最常見的工作動機。不過,在《動機背後的隱藏邏輯》這本書裏,作者指出,金錢的重要性遠不如我們所想,信任、受肯定、認同感、成就感、長期承諾等情緒,反而是更加強力持久的誘因。

  作者丹.艾瑞利是知名行為心理學家,通過進行多個實驗,他和他的團隊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探詢動機背後的隱藏邏輯。其中,有個實驗讓我印象深刻。

  在這個實驗中,作者讓兩組實驗對象組裝樂高積木戰士,每組裝一個,可獲得一定報酬,但單一報酬金額隨組裝個數遞減。其變量在於,第一組組裝好的積木戰士會被暫時保存,而第二組的會當着實驗者的面直接拆掉。結果,第一組平均組裝十一個,而第二組只有七個。同時,第一組中,原本喜歡組裝積木的人,並不介意報酬遞減,完成的成品較多。而第二組中,原本喜歡組裝積木的人,和不喜歡組裝積木的人完成的成品數差不多。

  作者把第二組實驗條件稱為「西西弗斯」條件,因為他們和神話中的西西弗斯一樣,推石上山,石頭滾下山,再推上山,周而復失,永不停歇。拆掉原本喜歡組裝積木的人的作品,摧毀了他們做這件事的樂趣,剩下的只有機械重複,因此,他們容易陷入沮喪,也更容易放棄。

  類似的對照實驗還有多組。最終,研究團隊發現,工作中,「有意義」比金錢更重要。認同感和成就感,是比金錢更重要的誘因。當實驗對象能在工作中感受到被認同,而工作結果能讓他們獲得成就感,他們往往會更高效,也更能吃苦。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一些人會選擇放棄高薪和高職位,去做一些別人看來性價比不如之前的工作。正如書中提到的,「我們非常在乎意義,勝過自己的生命,歸根究底,人類動機並不簡單。」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