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的講稿《文學回憶錄》\資料圖片
好的書,值得一讀再讀,像時刻保持新鮮度的朋友,每次重逢,都能使你汲取到新的養分。木心的講稿《文學回憶錄》,便是這樣的朋友。
讀這本書時,心情五味雜陳,又震動、又驚喜、又絕望。木心像一道光,照得我無所遁形。他彷彿活了數千載,歷經每個朝代,從東方到西方,在無數文豪家裏進出自如。讀完後,我覺得自己根本就是個文盲,如少年窗中窺月,高高仰望。再次讀,再次震動。木心曾說,如果一本書能三次震動他,他就會愛作者一輩子。我想,用不着三次,兩次就夠了,木心因此值得我愛他一輩子。
從第一講我就開始震動了。聽他聊起希臘羅馬神話,那般洋洋灑灑,如指諸掌,好像他就是諸神中的其中一員。而我,卻連戰神火神酒神灶神的名字還暈暈乎乎搞不清楚,一不小心就張冠李戴,羞愧難當,只好笨鳥先飛,在筆記本上畫神譜。
後來,我看到他說自己讀過一百多遍《新約》;看過五六十遍莎劇;《唐詩三百首》裏最喜歡的一百首,每首讀過一百遍也不止……我的的確確被驚到了。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木心對世界文學史信手拈來,倒背如流,這一讀再讀花下去的功夫絕非凡人可以比擬。一片感嘆。
讀《文學回憶錄》時,很難不被木心打動。正如梁文道所說,木心風格印記太過強烈。用字、比喻彷彿都申請了專利,別人冒充不得。「要用個性統攝自己的作品」,「每一行都要表現自己的性格」,這就是木心終生追求的目標。那麼,他是怎麼做的呢?他說自己探索了四十多年,寫了近千萬字。發高燒四十度時寫,在監獄裏拿張小紙片寫,放棄待遇不錯的高中教師位置,僱人挑了書到莫干山上孤獨地寫。自己耕耘,自己收穫,自己培養自己,然後才慢慢建立了自己。無可替代的個性背後是無窮無盡的練習。一片感嘆。
我喜歡木心,還因為他俏皮,解衣磅礴。他不正襟危坐。他說藝術家,要有受影響的必要。「我呢,像個乞丐的碗,什麼都要。盛來的東西,吃光,再去討。文學的大戶人家,我都去討過。」又坦言自己的有些作品受《楚辭》影響,「若人點破,乃搔到癢處。我愛被人拆穿西洋鏡,拆穿了,西洋鏡才有意思,不拆穿,沒意思。」換作別人,被人點破也許臉面掛不住,免不了大撕一場,到木心這裏,畫風一轉,雲淡風輕,拆西洋鏡。俏皮,實乃生活的大智慧,化沉重為輕盈。所以,歷經坎坷的木心才能屹立不倒,智者無敵,像風一樣飛啊飛。一片感嘆。
我很想和木心做知心朋友。他幽默、樂觀、興奮、好奇、執著,這些恰恰都是我所欣賞的人生態度。而且,湊巧,我還和他一樣同為顏值黨。他說他愛嵇康,有個原因是因為嵇康長得漂亮,如果其貌不揚,則木老頭也不會買帳。他還喜歡拜倫,說先聽到他是貴族、詩人、美男子、英雄,就受不了了。再看畫像,更崇拜。看到這些片段我兀自開心了老半天。心想,對啊,木心,我崇拜你,因為你博學,因為你還長得帥。用木心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碰到這種「所見略同」,很快樂。愛的理由其實很簡單。
這些年來,我與很多書一面之緣後便擦身而過,再也不見。但木心的《文學回憶錄》,像暗戀的朋友,時不時想回訪。它不僅激起我對木心的熱愛,也激發了我對世界文學的興趣。引用下木心的話:「我在中途島,遇到了白髮蒼蒼的伊卡洛斯。」木心,就是我的伊卡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