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正面誘導/葉 歌

時間:2018-05-30 03:16:07來源:大公網

  芝加哥一所高中的學生如考試不合格,成績不是「不及格」而是「還沒通過」。史丹福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認為,這有利於學生的學業進步、智力發展。

  對人的智力,一般有「固定式」、「成長式」兩種設定。前者認為智商天生如此,無可更改。後者則相信通過學習、訓練,人會變得更聰明。抱有第一種心態的人害怕失敗,不敢冒險,道路越走越窄。而相信後者的人大腦中的神經元活躍,神經元之間的聯繫日益密切、堅實,也就越來越聰明了。

  鼓勵學生勇於嘗試、擁抱挑戰顯然是每個教育者的職責。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為人師者的一些動作卻可能帶來負面效果。有的老師按智商排位子,有的將學生的成績排名公諸於世。這類課堂裏的學生不但易焦慮,怕風險,還有更多人作弊和惡性競爭。因為他們的老師不經意間灌輸了「天賦聰明,命中注定」的觀念。

  Dweck還說,表揚學生應偏重努力而非智商。誇學生聰明,會讓他們誤以為靠頭腦就能搞定一切。而讚他們勤奮,卻能誘導他們更努力。學生做了老師讚賞的事,比如讀了本好書,不要說「我為你驕傲」,而應讓他們談論個人經歷,這才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正確做法。這樣,日後他們才會在工作、學習中發揮主觀能動性,而不是以別人的標準作為前進的動力。

  實際上,成年人的隻言片語每每給兒童造成暗示,帶來巨大後果。女生偏於追求完美,男生卻勇於冒險,就是因為女孩子一向被教育要循規蹈矩,做乖寶寶、模範生,男孩則被鼓勵要大膽。女生因此失去了很多探索、成長、成功的機會。

  一味強調紀律、成績是難以培養出真正人才的。學校、父母該以此自警。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