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香江尋味菜根香,佛光普照滴水坊/馬 超

時間:2018-05-22 03:15:46來源:大公網

  圖:吃素除了禮佛修心,還頗有儀式感/資料圖片

  每年陰曆四月初八是佛誕日,臨近佛誕日,吃素食最應景不過了。香港總面積兩千七百多平方公里,宗教多元化,佛教方面,據稱全港現有大大小小禪院、淨苑、精舍等共四百多間,這還不包括高樓大廈中未登記的佛教團體。香港吃素齋也很方便,除了隨處可見的素齋館,還有很多餐廳的菜單上標註了純素的標誌,方便吃齋的人用餐。

  不過,香港市面上的素齋,大多流於多油重鹽濃醬多添加,將素的食材盡可能地做得夠香夠味夠勁,沒有食肉的咀嚼感,便只能靠添加各種調料來彌補味蕾的缺憾。實際上,吃素應當是健康的形式、禮佛的儀式、修心的境界。

  素齋是一門藝術

  記得平生吃過最雅致的素齋,是在高雄的佛光山上,頗有日式懷石料理的儀式感,將素食演繹到極致。堅持用最天然的原料和佐料,成就最雅致的素齋,是用心體會佛光山文化,方能得出的對素齋的感知。

  星雲大師說,人生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講究藝術,做菜也是一門藝術,所謂色、香、味,一樣都不能少。素食的材料,一般是青菜、蘿蔔、花菜、各種瓜類。素食比較清淡,不像葷食本身有味道,所以要將味道煮出來就需要靠本領了。

  一碗貌似普通的番茄麵,是對星雲大師對於素齋的感悟的最佳詮釋之一。原料是番茄、麵條、素菜,將番茄切塊、炒製、去皮,熬成番茄沙,不加任何添加劑色素等,自然淡粉紅的茄汁蓋在素麵上,加上幾根青菜做點綴。這是我吃過最妙的番茄汁,由於熬製精心,細膩純天然的番茄沙在口中可以全方位覆蓋各個角度的味蕾。原汁原味番茄沙,不像西餐意大利麵番茄醬的繁雜和濃重。原料簡單,過程猶如與番茄耐心對話,是用心做素食到極致的完美詮釋。大繁至簡,素齋是對食物本身最基本的敬重,對食物靈魂的敬畏感、對每株植物生長過程的感恩。

  佛誕將至,有緣到佛光山香港道場的滴水坊,聽住持永富法師分享對素齋的理解。一進門,一句問候吉祥,而不是阿彌陀佛。吉祥是塵世追求的安然狀態,不用佛教用語問候,為了讓大家聽得懂並感到親切。一壺蓮花茶,一杯圓滿茶,處處體現了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

  佛光山推動「人間佛教」,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弘法在人間,說法在人間,所以佛教就是人間佛教;凡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有助於增進幸福人生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簡單說,盡可能方便他人,成全人生幸福。

  幸福人生,當始於果腹。滴水坊這個名稱,就是來自星雲大師的心路歷程,初到台灣,作為外省人,曾經捱餓,於是發願讓大家能夠吃得飽。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所以,到滴水坊品嘗素齋的「人間眾僧」,當以修心,修感恩之心、惜福之心、敬畏之心。

  無法全素之人當修素心

  初到香港,非常不習慣一般市井的中午套餐,莫過於大塊肉配大碗飯,很少吃菜。據九星堂王老師講,現代人過食肥甘滋膩之味,基本上都應該吃二百天的素食。不過,熱性體質的人宜素,寒性體質的人不宜素。所以,吃素也是要看體質的。聽聞有些高原的藏傳佛教喇嘛,高寒氣候也只能對素齋作罷。

  凡塵之人,活在世間,不能做到全吃素齋的,爭取做到陰曆初一、十五吃素,以表對佛祖的敬重、對生命的慈悲、對萬物的感恩。只是形式上的吃素,而不能用心感悟食素的本質的,我稱之為生理上的食素,所謂素人。吃着素食,卻想着肉味,只能做素人。而懷着一顆感恩慈悲心吃素的,才能稱為素心。

  實際上,佛教伊始並沒有規定吃素,在梁武帝開始推崇「食肉者斷大慈種義」,《大般涅槃經》言:食肉者斷大慈種。何謂斷大慈種,凡大慈者皆令一切眾生同得安樂。若食肉者,一切眾生皆為怨懟,同不安樂。由此看來,吃素,更多的是對生命的慈悲,對萬物的敬重。

  除此之外,據永富法師說,吃素不僅有益身體健康,更有益心靈健康。素齋很自然,沒有很多添加。吃素更重要的是修心,關乎「靜」「淨」二字。

  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世事靜方見,人情淡始長。這句出自《明心寶鑒》的佳句,是佛教賦予素食最平淡而深刻的寓意。「夫菜根,棄物也,而其香非定者莫知」,能體會到食物的菜根香,不忘人類本真的初心,唯用心定心安心對待食物,方可得之。

  很多人吃素,吃的是一種形式;還有一些人吃素,停留在對時尚的追求,抑或身體健康的需要。做不到全素的凡夫俗子,吃素應當追求素心。那一味對菜根香的追尋,那一刻對食物本真靈魂的探求,那一種對生靈的敬重,才是佛家宣導吃素的心靈本真之所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