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美術展在京舉行。右圖:巨型油畫《黃河大合唱─流亡.奮起.抗爭》。
筆刀為槍,丹青鑄魂。8月25日,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人民必勝─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通過300餘件經典美術作品和新創作品,濃墨重彩呈現了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眾志成城,最終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雄壯史詩。展覽將持續至9月18日。\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文、圖)
本次展覽聚焦「人民必勝」主題,以歷史事件的時間順序為線索,分為序篇、國難當頭、浴血奮戰、偉大勝利、走向復興5個篇章。通過一件件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等作品,深情禮讚偉大抗戰精神,激勵人們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推出《黃河大合唱》數字化互動體驗
中國美術館館長潘義奎在開幕式上表示,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烽煙中,一代美術家以筆刀為武器,吶喊抗爭、凝聚民心、鼓舞戰鬥,在民族危亡時刻築起堅不可摧的精神長城。和平歲月裏,美術家們懷着濃厚家國情懷,持續在抗戰主題上用心用力,讓偉大抗戰精神愈發煥發光彩。
展覽期間,中國美術館還將推出《黃河大合唱》數字化互動體驗,並開展形式多樣的公共教育活動。
走進展覽正廳,在「人民必勝」的碩大豎排金字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組巨型雕塑《人民英雄紀念碑──抗日游擊戰》。雕塑上,既有戰士,也有百姓,他們有的持槍,有的握鏟,紛紛凝視前方,勇毅而行,生動展現出中國軍民協力抗日的堅定樣貌。
慢行展廳間,一幅七頭獅子傲立山巔的畫作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這就是徐悲鴻的名作《會師東京》。1942年前後正值抗日戰爭關鍵時期,徐悲鴻一直密切關注戰局,並希望通過畫作表達對抗戰的支持。
如果說徐悲鴻的作品表達了「抗戰必勝」的信念,那麼,展覽現場齊白石的作品則體現出國人對「和平美好」的期盼。
與徐悲鴻作品相距不遠,記者還看到了齊白石92歲高齡時創作的《和平萬年》。畫面中,碩大的荷花、簡約的花瓶、生機勃勃的萬年青,共同構成諧音「荷、瓶、萬年」。
展覽現場還有另一幅齊白石的和平主題作品。與《和平萬年》相比,這幅名為《和平頌》的作品更加群星璀璨。這幅長398厘米、高201厘米的巨製由齊白石、陳半丁、何香凝等十餘位藝術家共同創作完成,並由郭沫若題寫畫名,形成「書畫合璧」的布局。這幅作品以15隻白鴿為主體,背景搭配古松柏、牡丹、翠竹等元素,設色鮮明,氣韻不凡,透過藝術家畫筆表現了中華民族珍愛和平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