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聞熱話/屋苑擬引入禮賓機器人 取代四成保安

時間:2025-08-22 05:01:35來源:大公报

  圖:日出康城領都計劃引入10部禮賓機器人,分擔保安員工作。\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科技一日千里,近日有大型屋苑擬引入「禮賓機器人」取代部分保安員職位,料每年可節省逾百萬元開支,引發社會熱議。

  有港產科技公司表示,物管機器人在本港的應用場景越趨廣泛,常用於禮賓、清潔、消毒、巡邏等,營運成本亦越來越便宜,租用及保養成本可低至每月數萬元。有物管業界人士表示,業界長期面對人手不足問題,引入科技扶助是大趨勢,有助提升工作效率,但屋苑是否引入機器人關鍵在於住戶的接受程度,管理公司會與住戶達至共識才推行。\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

  將軍澳日出康城領都管理處近日向住戶派發問卷,諮詢轉用「禮賓機器人」方案,表示可以提升保安服務水平及具成本效益。通告顯示,現時屋苑有12個保安員崗位,每年成本約為396.9萬元,新方案建議保留7個保安員崗位,另配搭10部禮賓機器人,新安排減少了5個崗位,即削減四成人手,每年成本縮減至293.7萬元,相比目前安排,預期每年可以節省103.2萬元。

  事件除了引起屋苑住戶關注,在網上亦引起熱烈討論。有人關注隨着科技進步,越來越多工作崗位會被機器人取代;亦有人討論物管機器人的應用技術是否成熟、是否具成本效益。

  物管機器人服務範圍多元化

  港產科企勁燁科技(Adtronics),主攻結合人工智能(AI)的室內巡邏機器人,代替人力報告室內環境中的異常現象,以及檢查設施是否正常運作等。勁燁科技創辦人倫子勁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巡邏機器人的作業原理,是運用視像鏡頭,通過人工智能實時掃描,舉例在走廊場景,結合2D雷達、3D雷達、慣性測量單元(IMU)等多重感應器完成巡邏工作,例如協助物管人員檢查光管是否損毀,需要作出更換等。

  他表示,其公司的室內巡邏機器人,現時服務港鐵站及商業大廈,主要用於晚間巡邏,營運開支方面,以較常見的兩年期合約為例,每部平均月租三萬元,包含保養費。至於坊間所見的「禮賓機器人」考慮成本及操作實用性,現時在本港較少見人形機器人,一般是配備大屏幕及可移動的滑輪,透過人工智能及大數據,解答顧客查詢。

  另一港產科企、路邦科技公司聯合創始人麥鶱譽向《大公報》表示,已研發最少六款智能機器人,分別用於清潔、消毒、巡邏、物流運載等,視乎客戶需要,製作適合不同場景的機器人,用於物管方面其中一部「室內環境監控IEQ機械人」,集多個環境傳感器於一身,能夠全方位反映多項即時數據,包括:濕度、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溫度、聲音、PM10等,若檢測到異常,系統會自動向控制面板發送通知,也可以根據自訂計劃巡邏多個檢查點,而且配備360度攝像頭,可以實時監控周圍環境。

  租用及保養成本低至數萬元

  麥鶱譽認為,現時市場對於物管機器人的接受程度,主要集中在輔助功能,例如巡邏、清潔及分析,較少用於前線禮賓,隨着近年人工智能科技發展一日千里,開發及營運成本持續下降,視乎規格及用途,租用及保養成本,部分已經低至平均每月數萬元,若然只是簡單的清潔功能,甚至低至幾千元。

  香港房屋經理學會會長游錦輝向《大公報》表示,物管業界長期面對人手不足問題,原因包括中層持續流失、年輕人不願入行、新樓宇落成量多於人手補充,去年更有屋苑物業管理公司透過「補充勞工計劃」輸入保安員。游錦輝認為,引入物管機械人長遠有助解決人手不足問題,提升工作效率,但屋苑是否引入重點仍然取決於住戶的接受程度,學會持開放態度。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