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十八彎/守得住傳統,也容得下創新\關 爾

時間:2025-10-07 05:02:16來源:大公报

  中秋月下,一方小小的月餅,總能勾起人們對團圓的嚮往。這段時間各大商場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各式月餅,有的是承載着幾代人記憶的五仁、豆沙月餅,有的則是裹着巧克力流心、綴着水果顆粒的新式月餅,有關月餅「該固守傳統還是推陳出新」的爭論,也成了社交平台上的熱議話題。

  有人認為,傳統月餅是刻在文化裏的「根」,斷不可丟。從祭月供品到闔家分享的點心,承載的思念與牽掛跨越了千年之久,是國人對「人月兩團圓」最質樸的期許。豆沙月餅的綿密、蓮蓉月餅的香甜、五仁月餅的脆香,這些經典口味早已超越食物本身,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紐帶,是中秋文化不可或缺的載體。

  也有人堅信,時代不斷前行,傳統食品也應該用嶄新的模樣留住更多人的目光。如今的年輕人,成長在多元文化交融的環境裏,對食品口味、顏值的需求也越發多樣。於是創新月餅便應運而生,黑松露流心月餅用絲滑的內餡打破了傳統甜味的單調,冰淇淋月餅以冰涼的口感適配了夏末秋初的燥熱天氣,甚至還有融合了地方特色的麻辣牛肉月餅、十三香小龍蝦月餅,滿足了不同口味偏好顧客的需求。這些創新不是對傳統的否定,而是用更貼近現代生活的方式,讓月餅重新走進年輕人的視野,讓中秋的儀式感有了新的表達。

  其實,傳統與創新從不是對立的兩端,月餅的世界裏,本就該容得下老味道的堅守,也盛得下新滋味的探索。筆者徜徉於商業街區時經常發現,老字號店舖裏,老師傅仍在堅持手工揉製豆沙,熬煮時要守着砂鍋攪上百次,只為留住那份綿密;隔壁的櫃台擺着剛出爐的芝士肉鬆月餅,酥皮裏裹着鹹香的驚喜,吸引着年輕顧客駐足。不同的口味湊在一起,反而讓團圓的氛圍愈加濃郁。

  就像中秋的月亮,既照着古人的庭院,也映着今人的窗櫺,不變的是月色,變的是賞月的心境與方式。月餅亦是如此,傳統口味裏可以品鑒歲月的醇厚,創新滋味中可以感受時代的鮮活。月常圓,餅常新,情常在。舊的記憶與新的歡喜交織,便是中秋最動人的模樣。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