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每年3月與9月的珠寶展是行業國際盛事。右圖:Diamond Goal創始人之一,胡學富指出鑽石在不同銷售渠道的售價差異顯著。\大公報記者余風攝
近期,受貴價金屬價格上升、外圍經濟低迷及美國加徵關稅影響,香港貴重珠寶、珍珠、寶石及未琢磨鑽石的出口業務略見下滑。
每年3月與9月的珠寶展是國際行業盛事。全意製造總經理陳穎娟(Grace)已連續近20年參展,今年9月她如期參展,「以前展會前兩天,忙得一個飯盒掀開好幾次都吃不上,客人一桌接一桌。」早年珠寶展能吸納20個有潛力新客,如今五天展會僅能吸引約五個新客。珠寶展的人流與新客吸納量,與鼎盛期有差距。
不同銷售渠道售價差異顯著
回想行業高峰時期,Grace表示當時每月營業額可達數百萬元,生意興旺,「客戶會主動追着催單,叫我們盡快生產。」。近期黃金價格大幅上漲,Grace以製作飾品的金托為例,十年間成本從數百元升至數千元,客戶難以接受。「金價一兩周都會出現顯著差距。」她指再加上美國關稅波動影響,「美國稅率像『彈弓手」,時而30%,時而50%」,她表示客戶進口成本大幅增加,部分客戶需承擔額外成本因而虧損,甚至退出市場,企業利潤空間被壓縮;外圍經濟低迷也削弱市場需求,難以通過漲價彌補成本差額,進一步擠壓利潤。
Diamond Goal創始人之一,胡學富則指出,鑽石市場的賣家相對單一,疫情期間白鑽產量大幅縮減,市場供應短缺,直接推動白鑽價格上漲;加之當時奢侈品整體市場,如勞力士手錶均呈現上漲走勢,白鑽價格也受當時市場環境帶動升高。後續隨着市場貨量增加,白鑽產量逐步回升,供應端得到改善,同時奢侈品市場整體價格回歸正常平穩水平,白鑽價格隨之回落。
胡學富進一步解釋,2020年至2022年年底,白鑽價格持續上漲,累計漲幅約35%至40%,並在2022年年底達到價格高峰。自2022年年底後,白鑽價格開始逐漸回落,截至近期,相較於價格最高峰,跌幅已約達約40%。此外,他還補充道,鑽石在不同銷售渠道的售價差異顯著,如在高端品牌店舖,一卡鑽石售價通常在十幾萬元;大型珠寶行的售價約為6至8萬元;而在珠寶展上,僅需3至5萬元就能買到高品質的一卡鑽石。\大公報記者 余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