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藝加之言/鋼琴前的格什溫\王 加

時間:2025-09-24 05:02:20來源:大公报

  圖:「碟中畫」《格什溫全部管弦樂和為鋼琴及管弦樂所作曲目》/《喬治.格什溫在鋼琴前》

  一八九八年九月二十六日,美國作曲家喬治.格什溫在紐約呱呱墜地。本周應景地分享一張這位未到不惑之年便英年早逝的音樂家全集。這套共三張黑膠組成的套裝由美國Vox廠牌的子公司VoxBox於一九七四年灌錄並發行、由美國指揮倫納德.斯拉特金執棒聖路易斯交響樂團,聯袂演繹格什溫所譜寫的全部管弦樂和為鋼琴及管弦樂所作曲目。包括享譽世界的《藍色狂想曲》、交響詩《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變奏曲《我有了節奏》等名曲皆收錄其中。唱片封套選擇了美國二十世紀畫家、漫畫家威廉.奧爾巴赫─列維為作曲家本人創作的《喬治.格什溫在鋼琴前》。

  畫作完成於一九二六年,格什溫時年二十八歲。此時他已憑藉《藍色狂想曲》的成功聲譽鵲起,拉赫馬尼諾夫、斯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家克萊斯勒等當代音樂家更是出席了他親自出任鋼琴家的首演,其影響力可見一斑。身為美國二十世紀頗具影響力的漫畫家和版畫家,威廉.奧爾巴赫─列維曾為當時多位藝術家、演員、社會人物和音樂家造像。其畫風以深刻的社會觀察結合諷刺幽默的繪畫語言而見長,但在《喬治.格什溫在鋼琴前》中對作曲家的塑造,還是展現了其出色的寫實功底。

  畫作描繪了貌似身穿居家睡袍的格什溫坐在客廳中的鋼琴前若有所思彈奏的一幕。儘管對作曲家頗具辨識度的側臉生動且傳神,但畫作顯然呈現出鮮明的現代主義特徵,格什溫身着淺藍色基調紅黃條紋睡袍,與黑色亮漆的鋼琴形成畫中的兩大色塊對比。牆面被分為淡黃色和淺灰色的漸變,結合作曲家臉上的光斑能夠看出應是有日光灑在屋內。格什溫留下了大量黑白照片,但肖像畫卻屈指可數。這套全集選擇其鋼琴前的肖像用作封套,不僅切題且彌足珍貴。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