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街頭,總有些東西看起來普普通通,卻能讓人一喝上頭。不是花枝招展的雞尾酒,也不是精緻優雅的果茶,而是呆在茶餐廳裏,坐看雲起時的鹹檸七。這名字聽着就像暗號,令初來乍到的遊客「一臉懵圈」,但在地道的老香港心裏,只有鹹檸七的午後,才是完整的,只有它鼓動起那份鹹甜交織的倔強勁兒,這個世界,才又清爽起來。
很多人一聽「鹹甜交織」就皺眉,先別急。雖然鹹檸檬加七喜,確實符合黑暗料理的「基本特徵」,但它的魅力,恰恰也是這一點。酸味加了鹽後的層層驚喜,會隨着汽水的甜一股股湧上喉嚨,再被果香牽制,一切達到完美平衡。更何況普通飲料都是流水線生產的大路貨,唯鹹檸七是祖祖輩輩的手工活,每家店的口味都略有差異,有的甜味主導,適合入門;有的檸檬留多,餘味都是柑橘的澀香。也可以說,喝鹹檸七,是一路尋找驚喜的旅程:當一隻胖胖的玻璃杯擺在你面前,裏面躺着皺巴巴的檸檬,七喜猛然間倒進去,泡沫開始瘋狂膨脹,配樂就是耳邊不斷的「嘶嘶」聲,比開派對還要熱鬧。
這「手工活」如何完成?可絕不是拼拼湊湊那麼簡單。從鹹檸檬的出生開始,要將青檸檬洗淨切片,撒粗鹽,用力揉搓到出汁,再放到罐子裏醃。等鹽分滲透,檸檬乾癟,就可以拿出來用了。喝之前,老闆會把它放在杯底錘幾下,將鹹果汁逼出來,扔進去幾顆冰塊,最後倒入七喜,攪一攪,大功告成。直到現在,我還能回憶起第一次喝它的感覺,口腔裏噼裏啪啦,仔細品品卻井然有序,宛如一個多重人格的笑星:帶着星爺的無厘頭,也不乏棟篤笑的後勁十足,每一口喝完,都有一隻彩蛋,冷不丁「戳」你一下,回到快樂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