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文藝中年/公堂大審戲\輕羽

時間:2025-09-15 05:02:10來源:大公报

  香港話劇團演出的音樂劇《大狀王》,為香港出品的舞台劇建立了品牌。該劇不單在香港一再公演,亦能在內地不同城市巡迴演出,讓更多觀眾能夠認識香港戲劇製作,實屬美事。《大狀王》的成功竅門其實並不複雜,音樂劇最重要的元素:曲、詞,以及演員的歌唱造詣都在不斷改良,以臻完善。劇本和舞台呈現手法,亦能配合年輕觀眾口味,能夠獲得普羅觀眾共鳴。

  《大狀王》以清代廣東民間訟師方唐鏡為核心角色,劇情涉及多宗不同案件,因而產生連場公堂審案的場面,充分發揮控辯雙方的戲劇衝突。

  公堂審案的戲劇其實十分普遍,我國戲曲便有不少「大審戲」,一方面以理言情,另一方面亦藉情說理。《三司會審玉堂春》便是當中著名的劇目,無論京劇、豫劇、秦腔,都有相同故事的戲碼。粵劇方面,普羅觀眾都熟悉的「大審戲」,其中一齣熱門劇目應是《香羅塚》。編劇唐滌生撰寫的《香羅塚》,曾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被拍成電影,由名伶任劍輝、吳君麗、羅劍郎等擔綱演出。該劇是粵劇「六柱制」以外較罕有以雙生配花旦的戲碼,講述一段三角奇情關係,劇情峰迴路轉,引人入勝。全劇核心場面,就是女主角林茹香於下半場在公堂被審訊。劇情重重誤會,引致高潮迭起。林茹香在劇末演唱主題曲,引起不少觀眾同情之淚。近年好些生角演員參演《香羅塚》,既可演劇中的武官趙仕珍,亦可演老師陸世科,可見該劇的角色能夠給予演員發揮演技的空間。

  西方劇場亦有不少「法庭戲」,例如King Sir鍾景輝曾經親自參演的粵語翻譯劇《承受清風》,該劇根據二十世紀初轟動美國的法庭訴訟案件而成。劇中控辯雙方的律師在法庭上連場爭論、雄辯滔滔。除了King Sir演出,當年亦有資深演員梁天飾演律師,二人的演繹旗鼓相當,令「法庭戲」倍添劇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