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內地啟動要素市場化改革 10地區試點

時間:2025-09-12 05:02:34來源:大公报

  圖:11日,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公開發布,將聚焦深海、航空、人工智能等新業態新領域,推動更多新型要素加速向新質生產力的轉化。圖為億航eVTOL航空器在深圳進行展示飛行。\新華社

  國務院關於全國部分地區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批覆11日對外公布。國務院同意開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蘇南重點城市、杭甬溫、合肥都市圈、福廈泉、鄭州市、長株潭、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重慶市、成都市等10個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

  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下稱「灣區方案」)提及,增強資本要素配置能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債券平台。\大公報記者 任芳頡北京報道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在當天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本次部署的10個試點地區發展基礎較好,2024年經濟總量合計超過全國的四分之一,基礎好、牽引性強。此次試點不僅涉及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傳統要素,同時支持試點地區深化探索數據、算力、空域、頻譜軌道等新型要素配置方式和價值實現路徑,有效促進新質生產力培育和發展。

  支持深交所建全國綜合服務平台

  其中,灣區方案圍繞促進技術要素成果轉化、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引導人力資源要素暢通流動、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增強資本要素配置能力、加強資源環境市場制度建設、全面提高要素協同配置效率等七個方面展開。方案特別提到,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深圳證券交易所繼續完善上市制度,發揮好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轉板上市功能,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債券平台,建立連接技術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全國綜合服務平台。

  灣區方案還提到,強化新業態新領域和服務業要素保障,聚焦深海、航空、人工智能等新業態新領域,推動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

  李春臨表示,當前新型要素發展呈現出很多有別於傳統要素的新特徵,要素配置方面也面臨諸多新情況,要探索形成新的市場和配置規則,共享新業態、新領域要素保障,推動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希望通過試點能夠進一步打破新型要素進入行業體系和產業體系的准入壁壘,推動更多新型要素加速向新質生產力的轉化。

  專家:加強香港橋樑與平台作用

  前海國際商事調解中心調解員張天澤接受《大公報》採訪表示,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地原本就是製造業與創新重鎮,疊加土地、資本、數據、技術等要素市場化改革,將推動資源更高效地流動與整合。對香港而言,這是與內地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制度契機,意味着跨境合作的門檻會降低,機會面會更寬。

  張天澤分析稱,總體而言,改革有望凸顯香港在大灣區的橋樑與平台作用,鞏固其國際金融與專業服務中心的地位。科技成果產權制度改革、數據要素的流通和共享機制,都會對香港科研機構、創科企業以及專業服務業產生直接利好。香港的科研優勢與國際化經驗,結合灣區內地九市的產業配套與市場需求,能夠形成互補。與此同時,法律、會計、諮詢等香港的專業人才,在大灣區制度紅利下,也將有更多施展空間。

  據悉,試點方案自批覆起實施2年時間,預計2027年完成試點任務。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