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食 色/台味四神湯\判 答

時間:2025-08-06 05:02:18來源:大公报

  台灣夜市的熱鬧,從來不只是雞排和蚵仔煎的天下,如果你肯繞過香氣撲鼻的滷肉飯攤,抗住牛肉麵那濃濃的誘惑,往巷尾的燈下一瞥,準能撞見一口「咕嘟咕嘟」冒泡的大鍋──裏頭的四神湯就好比一位默默守護你的「養生暖男」,用樸實無華的真心相伴左右,在你需要時,悄悄治癒那些煩悶和傷痛。

  說起四神湯的身世,還要先從名字破題。所謂「四神」,可不是廟裏供奉的關公媽祖,而是蓮子、芡實、山藥、茯苓這四位食療大將,加在一起彷彿現抓的藥包,可一旦入了湯鍋,立馬成為滋味擔當。早年台灣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濕熱氣候讓「祛濕健脾」成了全民主流,四神湯便應運而生,不僅能調積食,還可解油膩,藥材變食材,簡直是大餐後的「贖罪券」。

  熬一鍋正宗的四神湯,「江湖規矩」還不少。豬肚或排骨先滾水去腥,再與「四神」同煮,小火慢燉數小時,湯色要從清澈逐漸轉為乳白,藥材的靈氣跟肉脂交融,整鍋濃而不濁,才算一場和解完成。別忘了先喝湯,再吃肉,舀一勺入口,茯苓的甘甜,山藥的綿密緩緩在口中鋪開,接着是蓮子的粉糯和芡實的餘韻,一路暖到胃。至於那塊豬肚,此時最「華美秀麗」,吸收了湯汁的精華,口感像綢緞嫩滑,內裏卻還留一絲韌勁,配上湯中的甜,簡直像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聽了一場大師交響樂,震撼得服服帖帖,再細嚼兩口,竟能吃出幾分「禪意」。

  如今養生風潮當道,四神湯發展得更是出神入化,四員大將坐鎮,有人加米酒增香,有人用紅棗續甜。沒喝過的總覺得是誤入了藥材行,要真親身一品,才能悟出古早味的真諦。看阿婆拿起勺子在鍋裏一轉,左半圈,右半圈,就這樣撈起了半勺故事,半勺人生。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