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文藝中年/《破‧地獄》\輕 羽

時間:2024-11-13 05:02:22來源:大公报

  西方流行小說《星期二的最後14堂課》的主人翁莫里教授說:「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會死,但是沒有人願意談論它。」對於死亡的忌諱似乎是人之常情。如何從死看生?是近年有關「生命教育」的主要課題。港產電影《破.地獄》以香港人熟悉的傳統殯葬儀式為主題,先令觀眾感受親切,故事貫以家庭倫理和產業傳承的議題,亦讓觀眾產生更多連繫。

  電影《破.地獄》以香港殯葬行業為故事背景,說穿了就是以「外行人」的視點,引領觀眾進入具神秘色彩的傳統領域,反映香港社會在疫情之後的環境轉變。魏道生原本是中產階層的婚禮策劃師,疫情時期失去工作並負債纍纍,為了尋找生計,毅然轉行而成為殯儀服務銷售,俗稱「喪禮行街」。作為一個「外行人」,道生並不了解本地殯葬業的傳統,更不理解客人,即是喪親家屬的心態。道生初期處處碰壁,直到與前輩喃嘸師傅文哥結緣,道生學會如何「以生者為大」。

  電影亦是一個老掉大牙的親情和解故事。傳統儀式「破地獄」傳男不傳女,因此令文哥與兒子志斌和女兒文玥之間產生嫌隙。直到最後,一場死亡法事讓逝者與在生之人得到和解,觀眾亦從中得以釋懷。

  《破.地獄》的劇本平實而細膩,當中以個別小故事交代道生從不同苦主的個案,學懂如何關懷在世之人的感受,讓觀眾一同理解活着的意義。該電影原本屬於沉重抑鬱的風格,但是兩位以往普遍被觀眾認為演喜劇為主的演員擔演角色,令電影發揮了奇妙的化學作用。

  許冠文與黃子華分別飾演文哥和道生,為嚴肅的主題賦予輕描淡寫的人生幽默感。尤其是許冠文,除了故事末段的畫外音獨白,他在整齣電影沒有很多長台詞,但是一言一語之間,流露輕蔑和忽視的眼神,展示不屑和質疑的表情,令角色更加生動地呈現觀眾眼前。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