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象訴父親\馮俊彥

時間:2019-11-29 04:24:29來源:大公報

  父親在我懂事前就去世了,對父親這個概念陌生嗎?也不是完全毫無想法,身邊總會有其他人的父親可借鑒,大致父親都有一種定形,因此學起來很易上手。今天當上了別人的爸爸,就照板煮碗的使出來,當父親一角實踐起來就像跟着說明書去操作一樣,相當便利,直到出現說明書上沒有說明的操作錯誤為止。

  父親究竟是一個怎樣的角色呢?那得從神話說起。希臘神話有太多有關於父神的描述,大致都是少年英雄,推翻暴君(很多時這個暴君都是英雄的父親),然後當上君主,最後又被兒子推翻,例如眾神之神宙斯就是一個例子。從人的心靈去理解父親一角,他永遠代表着意識的層面,強調理性思考、重視秩序和原則、不容許自己表露強烈的情緒等。父親是不容許被挑戰的,他反對任何直覺性的判斷,及抗拒受情感阻礙。

  不少人會發夢看見父親,又或每當我們做任何一個決定時,父親的影像都會在腦海浮現。從精神反析角度去看,那是理智意識給你的忠告,亦是舊有思維的限制,因此當有人會夢見弒父的情境,一般都不敢言之於口,深感此想法極為大逆不道,但這卻是成長的必經階段,這只不過是推倒舊有想法,取而代之是新的思維,開拓出新的一頁,就如宙斯從父親肚內救出被其父吞掉的兄弟姐妹,釋放出新的能量,再取而代之一樣。

  人類心靈自古就追求超越自己,當父親作為舊有規則和秩序的標誌,每一個年輕英雄都期望破舊立新,從父親的控制中尋求突破,建立自己的規則和秩序,然後再被他們的後代所推翻,永無止境。當上一個父親,其角色永遠是將子女從依戀母親的情感中切割出來,然後讓子女在父親的期望範圍內成長,這有如人類自小都學習以理性駕馭情感,長大後又讓情感推翻理性,父親正正就是這個轉化過程的一件工具,也許當父親一角並無我們想像中容易。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