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疆 > 正文

屯在龜茲——庫車友誼路晉十六國時期磚室墓

時間:2022-06-09 16:46:17來源:大公網

  庫車友誼路磚室墓群是新疆唯一的磚室墓群,深埋於地下7~10米的沙礫層之中,共有12座磚室墓,分佈集中,年代在晉十六國時期。可分為豎穴單室磚墓、斜坡墓道單磚室和斜坡墓道前後雙室三種。墓室多次使用,內部葬入多個墓主,其中M14埋葬20多人。墓室內有撒五銖錢的習俗,也有口含、手握錢幣的現象。隨葬品豐富。這批墓葬等級較高,可能是深受傳統漢晉文化影響的龜茲國貴族,抑或就是居住在龜茲地區的漢地吏民、屯戍軍吏或河西豪族移民。

  專家點評:

  庫車友誼路磚室墓是新疆首次在塔裏木沙漠北緣發現和內地關系密切的晉十六國墓葬,對探討晉十六國時期中原王朝經營西域的歷史,準確闡明漢晉時期中原王朝和西域綠洲城邦間政治、經濟、文化關系及絲綢之路歷史,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入選時間:2007年

  墓門、甬道、墓室、耳室均使用青磚和紅磚砌築,墓門上有照牆。墓葬形制與我國內地,尤其與酒泉、嘉峪關的魏晉壁畫墓、敦煌佛爺廟灣墓地及祁家灣墓地、大通上孫家寨墓地等磚室墓葬十分相似。

  庫車友誼路墓地均深挖淺藏,墓葬形制略有不同,豎穴土坑墓形制簡單,隨葬器物較少。磚室墓墓葬形制是典型的漢式風格,構築方式也與河西地區發現的同類型磚室墓基本一致。

  隨葬品以陶器為主,主要以單耳罐、雙耳罐、雙系罐、三系罐等實用器為主,具有塔裏木盆地周緣漢晉時期陶器的文化特徵。墓葬共出土錢幣700餘枚,主要有半兩、五銖、龜茲小錢等,這批錢幣主要流通在東漢晚期至魏晉時期,墓葬年代確定為西晉至十六國時期。

  庫車古稱龜茲,兩漢時塔裏木盆地南緣的著名綠洲城邦。張騫通西域後,龜茲與漢王朝在政治、經濟上的關系一直相當密切。漢宣帝時,龜茲國王絳賓求娶解憂公主女弟史為妻,成為漢朝皇家外孫女婿,深受漢文化的影響,早在西漢時期,龜茲已有一定數量來自中原地區的遷移人口。東漢章和元年(87年),班超大敗莎車、龜茲,永元三年(91年),重設西域都護,自此,龜茲成為漢王朝經營西域的中心。東漢末年,在龜茲應有不少的漢人、河西羌人生活。魏晉至前涼時期,中原王朝設西域長史,龜茲仍與中原王朝保持密切的聯繫,前秦呂光伐龜茲時,所見龜茲國「城有三重,外城與長安城等。室屋壯麗,飾以琅玕金玉」,足見漢文化對龜茲地區已影響至深,庫車友誼路墓葬所反映的文化面貌與中原、河西地區漢晉時期文化密不可分,在很大程度上印證了文獻記載,也加深了我們對於龜茲文明的認識。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

京ICP备130493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