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疆 > 正文

聚焦非遺展 讓非遺為更多人看見、了解與熱愛

時間:2021-10-16 14:58:22來源:新疆文旅之聲

  

  ‍在非遺展的和田展區,桑皮紙及桑皮紙製作的文創產品受到參觀者的青睞

  當來自吐魯番非遺傳承人的帕麗旦·買買提指導觀眾體驗花氈、印花布織染技藝時,浙江桐鄉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展台前,傳承人虞燕燕也多了幾位新粉絲。相距4000公裏的兩項傳統技藝,以相似的面容相會在新疆美術館。這樣的故事,最近兩天,一直在「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遺展」裏發生。

  在交流碰撞中,非遺傳承人們形成了共識: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老手藝」「老物件」才能贏得更多人的喜愛。非遺不僅要活在過去、現在,也要更好地活在未來。

  老手藝新活力 「老物件」潮起來

  本次非遺展部分項目設置了參觀者體驗製作環節。

  手持雕刻精緻的木質印花模子,塗上調製好的顏料,維吾爾族花氈、印花布織染技藝傳承人帕麗旦·買買提在一塊白布上印出明快而簡潔的圖案。她不時邀請駐足的觀眾:「要試一試嗎?」不一會兒,體驗者便排起了長隊。「我希望更多人能了解這項國家級非遺項目,今後可以當成愛好去做,參與傳承也體驗快樂。」帕麗旦·買買提說。

  觀眾的積極體驗,也讓桐鄉市豐同裕藍印布衣有限公司的市級非遺傳承人虞燕燕十分高興。「非遺的保護不能停留在概念和宣講上,需要讓人們切身體驗並在實際生活中使用,才是真正的保護。我們在文化館開設的藍印花布印染體驗課程,激發了青少年參與這項技藝的興趣,這是一個培育消費群體的過程。非遺要傳承好,就要有逐漸穩定的消費市場。」虞燕燕說。

  非遺展「火」起來,正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映照。不僅僅「非遺進展會」「非遺進校園」「非遺進景區」等更多活動正在廣泛開展,越來越多的非遺「走出深閨」,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藝術品、孤芳自賞的「老物件」、傳承乏力的「老手藝」,而是走入千家萬戶,讓更多的人看見、了解與熱愛。

  以古人之規矩 開自己之生面  

  如何「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讓非遺不僅成為對昨天的美好回憶,更成為今天生活的寶貴部分?

  在這次的展覽上,有一幅蘇綉作品是以哈密綉娘為題材創作的,綉面上綉娘們低頭刺繡、神態歡愉,「綉中有綉」的精彩創意讓觀眾津津樂道。這幅蘇綉來自蘇州市滴滴綉刺繡藝術館,綉館藝術總監鄒英姿出身蘇綉世家,她一直關注着哈密刺繡的發展。從鄒英姿的視角看,新疆的自然風光、動植物資源、風土人情等都是刺繡創作的好題材,也是突顯哈密刺繡特點的依託。哈密刺繡近年在發展過程中,汲取了蘇繡的技法、設計、構圖精華,每年都有綉娘去蘇州培訓學習。

  「哈密刺繡和蘇繡的交流比較多,我也曾給哈密綉娘做過老師。目前,以哈密刺繡為代表的新疆各民族綉品,在產品設計中實現了突破,被廣泛地用於服飾、家居品、生活用品、旅遊紀念品等方面。」鄒英姿說。

  

  9月25日,深圳媒體記者在新疆館採訪繪製「非物質文化遺產桑皮紙製作技藝」國畫長卷的畫家魏寶山

  桑皮紙製作技藝是第一批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在這次展會上,除了桑皮紙製作技藝的現場演示和體驗外,由它衍生出的各類實用產品,也讓觀眾大開眼界。裝幀精美的筆記本、古樸典雅的包裝盒、造型百變的扇子……吸引了很多喜歡文創的年輕人。和田地區文化館工作人員劉曉說:「我們於田縣的桑皮紙製作已經產業化,它的使用不應該僅限於書法繪畫,要積極開發有廣泛使用價值的產品,才能保證傳承。」

  展覽現場,安徽宣筆製作技藝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佘征軍,看着桑皮紙傳承人的製作展演,感慨地說:「自古以來,筆和紙就是相互成就、不可分割的關系。宣筆和桑皮紙在今天相遇,希望能碰出火花,實現守正創新,讓一百年、幾百年後的人們依然可以用到宣筆,這是比我做一支筆、獲得多少利潤更重要的事情。」

  多一個人學習 多條傳播途徑

  非遺傳承人「左手連着昨天,右手交給下一代」,他們中的很多人面臨著共同的課題:部分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年齡偏大、個別項目傳承人數量較少,成為制約非遺傳承發展的重要因素。

  近幾年,虞燕燕持續參與桐鄉市文化館的「非遺進校園,非遺入讀本」工作,在中小學生群體中培養出不少印染技藝的愛好者。「多一個人學習就多一條傳播途徑。」虞燕燕說。

  

  10月14日,在新疆美術館,「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江蘇展區,非遺傳承人鄒英姿現場刺繡

  「刺繡學習學的是技法 ,這個好掌握,難的是發現和研究自身優勢,持續發掘本地元素和本地特色。」鄒英姿說,「這時候傳承人的培養、從業群體的穩固,就顯得更為重要。」

  冬蘭是錫伯族刺繡傳承人,她經營的新疆蘭派文化創意產業有限公司每年都會吸納對刺繡有興趣的群眾參加短期培訓。「做傳幫帶是傳承人的職責,我希望更多年輕人能夠走入這個行業,在增強就業技能的同時,也能用綉針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發揮非遺凝聚人心、增進民族團結的重要作用。」冬蘭說。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為了提高非遺保護的專業化、規範化水平,自治區多舉措完善非遺傳承機制,目前認定的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551名,其中112人入選國家級傳承人。通過專項資金補助、場所提供、表彰獎勵等方式,鼓勵代表性傳承人收徒傳藝。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

京ICP备130493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