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優質資源,吸引八方來客
——克拉瑪依區創建
自治區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綜述

克拉瑪依區共有9家A級旅遊景區、14家星級農家樂、1家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家4S級滑雪場及13家研學基地
結合城區優質旅遊資源,克拉瑪依區形成石油文化、城市觀光、商務休閑、農業鄉村、科普研學及體育賽事不同主題的遊覽線路設計
目前,克拉瑪依區已開通飛往北京、上海、深圳、烏魯木齊等城市的26條疆內外航線,實現「復興號」列車2.5小時到達烏魯木齊
該區構建了多主體合作營銷機制,建立了政府、行業、媒體、公眾等多主體參與,周邊景區、旅行社、俱樂部等多行業合作的營銷機制
在城區、景區、人流量集中場所,停車場改擴建已基本完成,星級賓館、商務快捷賓館、景區景點實現WiFi全覆蓋,「廁所革命」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俯瞰克拉瑪依河景區。
克拉瑪依,因油而生,因油而興。
她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石油命名的城市,是新中國成立後勘探開發的第一個大油田,被譽為中國石油工業的西聖地、「共和國石油長子」。
作為克拉瑪依市中心城區,克拉瑪依區區位優勢突出,自然和人文資源豐富。轄區總面積達3833.6平方千米,目前有9家A級旅遊景區、14家星級農家樂、1家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家4S級滑雪場及13家研學基地。

學生們在黑油山研學。
近年來,克拉瑪依區把全域旅遊作為城市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積極開展以「石油文化博覽,城市休閑度假」為主題的品牌建設工作,注重弘揚石油精神,致力展示石油文化。該區以「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為目標,將旅遊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積極挖掘旅遊資源,旅遊產業體系逐步完善,旅遊產品供給不斷優化,旅遊新業態開發更加豐富,構建了全域旅遊新格局。

2017年7月28日, 量產車CCPC長距離比賽正式發車。
如今,克拉瑪依區先後榮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首批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城市」「首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等稱號。旅遊業已成為該區加快綠色轉型發展的新興支柱型產業。
政策保障
描繪全域旅遊藍圖
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主導產業,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和全社會共同參與,通過旅遊業帶動乃至於統領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旅遊發展理念和模式。
2020年9月,克拉瑪依區委、區政府同意《克拉瑪依區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實施方案》,克拉瑪依區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正式開展。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後動。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克拉瑪依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創建工作,通過健全體制機制,強化政策保障,進一步夯實旅遊產業發展動力,護航產業發展。
為此,克拉瑪依區成立黨政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創建工作專班,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旅遊業發展等重大問題;創新旅遊發展機制,破除「畫地為欄、隔線而治」的思維模式,建立政府、油田、企業、兵團合作共贏的區域發展理念;建立目標考核機制,保障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高位推進。

為進一步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進程,該區不斷強化頂層設計,在《克拉瑪依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對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進行了布局和部署安排——優化規劃體系,編製以《克拉瑪依區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為引領的「1+N」全域旅遊規劃體系;加強要素支撐,貫徹落實自治區《關於推進旅遊業跨越式發展的意見》,出台《克拉瑪依區旅遊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等多個政策文件,全面優化土地、資金、人才等各個要素,為全域旅遊發展保駕護航。
思路創新
奏響文旅融合交響
藍圖已就,競跑爭先。
結合城區優質旅遊資源,克拉瑪依區形成石油文化、城市觀光、商務休閑、農業鄉村、科普研學及體育賽事不同主題的遊覽線路設計。

克拉瑪依一號井景區
其中,石油文化遊串聯黑油山、克拉瑪依展覽(博物)館、一號井、機械製造總公司原址等石油工業元素,不斷拓展「石油+研學、石油+文創、石油+影視」等文化旅遊新業態,凸顯城市核心文化品牌;城市觀光遊串聯金龍湖、克拉瑪依河、文創園、文體中心等景區景點,培育親子研學、健康休閑等多元化休閑旅遊產品,打造城市特色街區,豐富城市休閑旅遊活動;商務休閒遊通過整合匯嘉濱河廣場、文化創意產業園等資源,展示夜間經濟的發展繁榮及我市特色商圈;農業鄉村遊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的顯著成效,帶領遊客廣泛開展各類農事體驗活動,利用林海公園、古海公園,開發森林探險遊、濕地休閒遊等旅遊產品;科普研學遊圍繞典型地質地貌,依託黑油山—石油工業教育基地、楊鳴山藝術館—美術教學實習基地等13家研學基地,發揮科技館、文化館、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的作用,結合夏令營、第二課堂,開展地理科普、石油科普、藝術科普,提高研學旅行趣味性與科學性;體育賽事遊則以該區先後舉辦的全國速度輪滑錦標賽、自治區青少年羽毛球公開賽、中國全地形車錦標賽、量產車性能大賽、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克拉瑪依國際馬拉松賽等重大賽事為主題,帶領遊客領略獨具特色的運動品牌形象。

2016克拉瑪依國際馬拉松賽
在示範區創建過程中,克拉瑪依區堅持多業融合發展,在旅遊中讓文化「動」起來,讓旅遊變得更有魅力和個性,全力做好「旅遊+」的大文章。
一是積極推進「旅遊+文化」。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引入市場機制,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全民共享的架構,挖掘本土文化,講好克拉瑪依故事,原創動漫連續劇《克拉和瑪依》在央視首播,引進、原創了《油城往事》等一批優秀舞劇、兒童劇、樂隊演出,廣受遊客好評。
二是積極推進「旅遊+體育」。依託自然地質地貌和石油工業特色旅遊資源,先後舉辦輪滑、圍棋、航模等國家級重大賽事,打造了獨具特色的運動品牌形象。
三是積極推進「旅遊+會展」。成功舉辦中國(克拉瑪依)國際石油天然氣及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絲綢之路經濟帶新疆·克拉瑪依論壇等展會活動,為打造以我市為中心的絲綢之路旅遊體系奠定了基礎。
四是積極推進「旅遊+交通」。依託現有資源,舉辦「航空旅遊節」,探索低空飛行旅遊體驗模式,豐富旅遊線路體驗。
五是積極推進「旅遊+農牧業」。推動馬產業發展,打造特色馬術產業馴化示範基地,推進農家樂、民宿等鄉村旅遊品牌建設,培育田園綜合體等新興旅遊業態。
通過全面落實自治區「文化潤疆、旅遊興疆」戰略,牢固樹立「景城一體、產城聯動」的全域旅遊創建思路,着力構建「油城水韻,百裏挑一(依)」的城市風貌,如今的克拉瑪依區正逐步形成讓居者自豪、來者依戀、聞者嚮往的文化旅遊休閑目的地。
優化市場
突出旅遊區位優勢
依託獨特的區位、資源及政策等優勢,克拉瑪依區把握機遇,不斷加大旅遊產品開發力度,優化旅遊行業市場。
目前,該區已構建了現代立體的交通網絡——已開通飛往北京、上海、深圳、烏魯木齊等城市的26條疆內外航線,實現「復興號」列車2.5小時到達烏魯木齊,打通了景城之間連接公路和旅遊環線的斷頭路,交通標識系統覆蓋全區。

2020年6月16日克拉瑪依—蘭州—寧波航線首航成功
隨着示範區創建工作一步步推進,克拉瑪依區區域旅遊集散中心功能愈發凸顯。遊客服務中心布局合理,諮詢服務功能有效發揮,構建了遊客集散中心、遊客服務中心、遊客驛站等一主多元的旅遊集散網絡。

2019年12月,「復興號」列車2.5小時到達烏魯木齊
在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進程中,該區還不斷優化行業市場,不斷彰顯城市魅力。
近年來,該區構建了多主體合作營銷機制,建立了政府、行業、媒體、公眾等多主體參與,周邊景區、旅行社、俱樂部等多行業合作的營銷機制;策劃實施了全媒體營銷,依託攜程、途牛等知名旅遊平台,藉助網絡、自媒體、活動等建立跨區域、跨平台的立體營銷體系;強化了地方品牌的塑造,陸續推出系列旅遊產品,其中,克拉瑪依金絲玉、克拉瑪依紫砂已被納入「新疆禮物」名錄;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圍繞旅遊招商工作,定良策、出實招、優服務,營造利企惠企的市場環境,先後吸引亞歐之心、希爾頓酒店等落地「築巢」;建成以石油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根雕、金絲玉、克拉瑪依紫砂、石油文物遺產陸續與景區、酒店、餐飲、民宿等深度融合,打造「流動博物館」、主題酒店、主題餐飲等,用文化創意增強了旅遊吸引力。
服務升級
滿足美好生活需要
「今年6月底晉陞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後,黑油山景區從7月20日起,面向全國遊客免門票。」7月26日,黑油山景區負責人彭海慧介紹說。

黑油山景區的油泉
除了在遊客量激增時減免門票,夏季開放期間,該景區還確保全員在崗,尤其是講解員全部在崗服務。每天開園前,景區利用晨會對工作人員進行服務培訓;遊客中心免費提供綠豆湯、飲用水、扇子、遮陽傘等,設置了志願者服務站點,免費提供基本醫療護理服務;景區還增派工作人員疏導遊客、提供清潔服務等。

黑油山景區
和黑油山景區一樣,在克拉瑪依區,越來越多景點正通過服務「擴容」,為遊客帶來更加美好的旅遊體驗。
在城區、景區、人流量集中場所,停車場改擴建已基本完成,星級賓館、商務快捷賓館、景區景點實現
WiFi全覆蓋,「廁所革命」更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克拉瑪依的星級廁所
自2006年起,克拉瑪依區以國際化標準在全疆最早開展星級廁所建設,目前已經建成星級廁所137座。景區景點的廁所均按照「一廁一景」的思路和要求設計建造,不僅免費開放,還專為特殊人群設置無障礙坡道,第三衛生間有效普及,功能設施完善,整體風格乾淨、舒適、溫馨。

克拉瑪依穿城河中心景區
正是盛夏好風景,且待盛裝迎客來。克拉瑪依區將緊緊圍繞創建目標,全力抓好文旅融合發展,抓好旅遊宣傳推介銷營,不斷完善旅遊配套服務體系建設,將創建自治區全域旅遊示範區作為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一路高歌,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