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2024年全國秋季「村晚」示範展示點活動(五河站)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沱湖岸邊舉辦,五河民歌《摘石榴》、錢桿舞、泗州戲、花鼓燈等這等頗具五河特色的文藝節目在本次村晚上一一展現。
五河縣2024全國秋季「村晚」示範展示活動現場。受訪者供圖
「四季村晚」活動是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打造的鄉村特色文化活動品牌,五河縣沱湖鄉沱湖村入選2024全國秋季「村晚」示範展示點名單。
本次活動還舉辦了螃蟹品鑒、水產品捕撈、梨子採摘,以及農民拔河比賽、非遺節目表演欣賞、線上直播帶貨以及金秋遊「虹城」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本次活動以「大地歡歌•美好安徽」為主題,旨在全面展示淮河流域特色文化藝術魅力和發展成果,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增強群眾文化生活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來,五河縣先後舉辦農業農村部「三下鄉」活動及五屆的農民豐收節暨五河螃蟹節,每年舉辦四季「村晚」示範展演近百場,「村晚」已成為凝聚村民情感、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文化載體。
本次「村晚」活動突出鄉村為中心,堅持農民唱主角,堅持農趣農味,鼓勵開展「鬥舞」「對歌」「才藝比拼」等競技性活動,通過集聚鄉村資源,促進文旅融合,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激發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文化活力。
活動文藝表演。受訪者供圖
一方面,「賞非遺」,講好特色文化。五河民歌種類繁多,曲目豐富,是淮河中下遊地區優秀民間音樂文化的傑出代表;泗州戲有「皖北黃梅」之稱,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豐富的文化底蘊,以優美的唱腔,動聽的旋律,唱響淮河兩岸;花鼓燈是一種流行於淮河流域,以舞蹈、燈歌和鑼鼓音樂相結合的綜合性民間藝術形式,被譽為「東方芭蕾」,又有「淮畔幽蘭」的美譽;這些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既體現出本地區的文化特色,同時也反映了南北文化交融的歷史脈搏,展示了五河人民深厚的歷史底蘊和人文精神。
活動文藝表演。受訪者供圖
另一方面,「品美食」,文旅好物推薦。「五河五條河,淮澮崇潼沱,河河產螃蟹,螃蟹數沱河」,沱河,即沱湖。螃蟹養殖是沱湖漁民的傳統產業,產出的螃蟹青背、白肚、黃毛、金爪,具有膏豐肉滿、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特點。除此之外,還有五河特色油炸小豆餅、銀魚、五河蓮藕等眾多優質農產品,通過農文旅結合讓五河特色產品走向千家萬戶。
拔河比賽。受訪者供圖
五河螃蟹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全國特質農品名錄。近年來,五河螃蟹產業得到大力發展,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之一。依託當地豐富的水體資源,該縣大力發展「生態一體化」螃蟹養殖業,螃蟹養殖面積達到8萬畝,螃蟹年總產量約4600噸,年總產值達到4.6億元左右(人民幣)。(趙臣、李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