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台灣民眾舉行集會,反對日本干涉台灣問題破壞兩岸和平。\網上圖片
央視旗下的「玉淵譚天」11月24日發布視頻,揭露日本如何在台灣培養「媚日」人士。視頻指出,11月21日,台當局宣布全面解禁日本福島「核食」,賴清德甚至吃日料作秀公開「媚日」。據日本外務省預算數據,至少在3年以前,日本就已經專門撥款用於「推進日台關係」,在台灣地區培養「媚日」人士,大搞「媚日」宣傳,撥出預算累計超過131億日圓(約6.45億港元)。這筆巨額資金如同毒瘤,深深扎根於台灣社會的各個角落,妄圖從文化、教育、媒體等多個層面侵蝕台灣民眾的思想,將台灣變成其「文化殖民地」,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大公報記者 蘇榕蓉報道
「玉淵譚天」發布的視頻指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謬論一出,就有人把一份「調查數據」當鐵證傳得沸沸揚揚。該數據顯示,「76%的台灣民眾最喜歡的國家是日本」,這等於讓高市早苗的話一下子就有了台灣地區近八成的「民意基礎」。真的是這樣嗎?
打着學術幌子灌輸錯誤觀點
這份數據來源於「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這是日本在和中國建交後在台灣地區特別設立的一個「窗口」,相當於日本的「在台協會」。這樣一個機構的數據信得過嗎?細扒歷史,其所謂的「台日友好」就是搭班唱戲。「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2025年事業計劃書裏寫着他們的工作核心內容在於「推進日台關係」,甚至明目張膽地強調「培育台灣新生代媚日人士」,其中具體方案就包括在台灣向全年齡層推廣日本文化及日語教育,此外這個機構每年還組織日本和台灣地區學界相互交流,其中四分之三的在台課程都是涉政的敏感問題,比如釣魚島問題,大肆渲染中國大陸所謂「海洋戰略影響地區安全」。參加研討會的台灣學者曾公開發文鼓吹「台灣有事就是東亞有事,世界有事」,打着學術的幌子搞「媚日」「台獨」宣傳。
塑造「媚日典型」混淆視聽
除了培養下一代「媚日」人士,「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還給已有的「媚日」人士授勳,其中就包括「台獨」分子謝長廷,他因為主張「兩岸互不隸屬」、反對設立「慰安婦」頭像,還說日本「有權管轄」釣魚島,被授予「旭日大綬章」。謝長廷在台灣並不受待見,連自己人都罵他是叛徒。除了支持個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還支持團體,比如台灣的「巴士海峽戰歿者慰靈祭實行委員會」,每年組織日軍和偽軍的後代在台灣「拜鬼」。台灣光復80年了,被侵略者的後代卻在自己的土地上祭奠侵略者。這個機構所謂的「推進日台關係」就是「扶持表彰」沒有底線的媚日行為,而這些行為更多的是「拿錢辦事」。
在日本外務省的預算裏,有專門針對「推進日台關係」的撥款。最早在2022年,日本外務省就在預算概要裏單獨列出「推進日台關係」類別,目的也寫得很清楚:針對台灣地區培養「媚日」人士。這筆撥款逐年遞增,至今已披露超過131億日圓。諷刺的是,日本對台的正常投資卻在逐年遞減,而被曝出的原因是,日本政府告訴在台日企,若「台灣有事」只能靠自己,這打擊了日企在台的投資熱情,更是暴露了「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謬論本質。
可以看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搞出的那些極端獻媚行為,背後少不了金錢推動,根本難以代表台灣主流民意,不過是有組織地塑造那些「媚日典型」,混淆視聽。但是面對日本如此明目張膽的干涉行徑,台當局被賣了還幫着數錢,一臉沾沾自喜,可以說是臉都不要了。大陸這邊警告日本,要是敢武力接入台海局勢,必遭迎頭痛擊,也是在警告這些軟骨頭。
台胞應警惕日方輿論滲透圖謀
對於「玉淵譚天」視頻揭露日本在台灣培養「媚日」人士,台北青年陳婷伊表示,日本投入巨資的背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輿論滲透,台灣民眾要警惕。日本這種滲透的危害遠超表面所見,它會逐漸割裂台灣與大陸的文化聯結,模糊歷史記憶,進而影響台灣地區的穩定和發展。歷史早已證明,文化認同是民族存續的根基,任何試圖通過資金滲透和引導輿論來扭曲歷史的行為,最終都會遭到兩岸民眾的唾棄。
台北市民許振威表示,從「文化洗腦」到「皇民史觀」,從輿論操控到食品捆綁、政治勾連,日本試圖在台灣地區編織起一張全方位的滲透網絡,其本質是破壞兩岸統一。台灣主流民意對於日方這種行徑相當不滿。
台南市民林秉謙表示,日本對台文化滲透的手段正在毒害台灣年輕一代的心靈,讓他們逐漸喪失對祖國和民族的認同感。兩岸同胞應共同警惕日本對台灣社會的文化滲透,攜手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讓台灣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