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 正文

國慶假期,洛陽文化旅遊市場持續火爆

時間:2019-10-08 08:35:04來源:洛陽網-洛陽日報

  國慶假期,老城西大街遊客摩肩接踵 記者 張光輝 通訊員 劉雨震 攝

  非遺演出、閱讀推廣、紅色電影、文物展覽……國慶假期,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點亮」了市民和來洛遊客的假期生活。

  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傳承、創新、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時的殷殷囑托。隨着洛陽市文化惠民活動深入開展、文藝精品層出不窮、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正在河洛大地形成生動實踐。

  文化惠民,增添群眾幸福感

  「我和共和國的故事」主題講座、「國慶節之我的中國心」系列親子手工課、螢火蟲手工坊之「國旗」……這個假期,各類閱讀推廣活動在全市160多座「河洛書苑」城市書房全面鋪開,吸引眾多讀者參與其中。

  作為群眾的「文化精神糧倉」,城市書房備受歡迎。洛龍區圖書館館長孟亞瓊表示,將充分發揮城市書房文化陣地的作用,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優化閱讀環境,廣泛開展公益講座、讀書沙龍、讀書分享等交流活動,吸引更多市民走進城市書房,引導人們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城市書房是我市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一項內容。近年,洛陽市持續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全市建成達標的鄉鎮(辦事處)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86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892個。

  群眾需不需要、滿不滿意,是評判公共文化服務質量的重要標準。洛陽市堅持需求導向,積極推動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由「政府端菜」向「百姓點菜」轉變,市、縣、鄉、村每年舉辦各類文化活動7萬餘場。每周五、周六晚上,新時代紅色文藝輕騎兵分赴市區6個廣場進行演出,進一步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增添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國慶假期,遊客在洛陽博物館參觀 記者 張光輝 攝

  傳承非遺,續寫文化自信

  1日上午,洛龍區定鼎門南廣場人潮湧動,掌聲、喝彩聲不斷。曹屯排鼓、百戲雜技、洛陽海神樂、二鬼摔跤、太平獅舞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集中亮相,讓廣大群眾一飽眼福。

  洛陽文脈源遠流長,非遺項目眾多,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8項、省級非遺項目58項、市級非遺項目135項、縣級非遺項目1057項,河圖洛書傳說、關公信俗等國家級非遺項目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省級非遺項目孟津剪紙傳承人暢楊楊表示,今後將繼續在傳承、創新、發展優秀傳統文化中發揮積極作用,深入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等活動,讓非遺項目「飛」到群眾身邊。

  全國第二個制定非遺保護地方條例的省轄市;初步建立起國家、省、市、縣四級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名錄體系……近年,洛陽市非遺文化在政策的保駕護航下繁榮發展,成為洛陽一張亮麗的名片。

  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非物質文化遺產科科長欒海寧表示,洛陽市將積極申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進一步挖掘、整理和研究河洛文化、黃河文化、大運河文化帶洛陽段的非遺項目,實施「傳統技藝數字化工程」,對一批非遺項目進行數字化搶救保護,留下可以長久保存的數字資料,加大對非遺傳承人群的培訓力度,助其增長學識、拓寬眼界、提高技藝。

  文旅融合,迎來黃金時代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應天門遺址博物館的「燈光秀」輝煌壯麗、九洲池景區的瑤光殿流光溢彩,吸引廣大市民和來洛遊客前來欣賞。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已成網紅打卡地。

  近年,洛陽市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出新,加快構建文化傳承創新體系,改造提升龍門、白馬寺、關林「老三篇」,打造「博物館之都」、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新三篇」,着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在推動文化繁榮興盛上奮勇爭先。

  如今,75座博物館散落在河洛大地上,「博物館之都」已成為古都洛陽的文化新地標,隆起了洛陽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建設的文化脊樑。

  「洛陽的文旅融合,迎來了黃金時代。」欒川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宋偉表示,將搶抓機遇,依託綠水青山,進一步打造精品鄉村民宿、特色休閑農庄、鄉村美食、文化旅遊商品、鄉愁體驗、農耕文化體驗等特色鄉村旅遊產品,以文旅融合推動鄉村振興。

  「全市文化廣電和旅遊系統將持續推動文化繁榮興盛,確保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洛陽落地生根。」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洛陽傳統文化資源豐富,但挖掘利用不夠,距離國際文化旅遊名城還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洛陽市將深入推進文旅融合,在「融」字上下功夫,大力培育文創新業態、消費新亮點,加快推動洛陽文化旅遊融合闖新路走在前,打造「古今輝映、詩和遠方」的歷史文化名城。(洛陽日報記者 朱艷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