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旅資訊 > 正文

聚集「兩個年」:項目扎根助推瀏陽經開區高質量開花結果

時間:2019-12-11 10:04:51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訊  (傅春桂)深秋的瀏陽,艷陽高照,溫暖如春。12月6-7日,來自中央、省市和香港的媒體記者走進國家級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實地採訪「產業項目建設年」和「營商環境優化年」的實施情況,每到一處,都讓記者們深切感受到一股強勁澎湃的動力洋溢在園區與每一個園區人的心里。

  項目為王,高質量產業遍地開花

  在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內,項目建設依然是一片熱火朝天、緊鑼密鼓、只爭朝夕的熱鬧景象。總投資320億元的超高清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的工地上,近200台機械正在緊張作業。作為國內首條8.6代大尺寸OLED生產線,惠科項目的引進落地建設,無疑是瀏陽高質量發展史上的大事。

  項目建設時間緊、工程量大,這對于瀏陽以及瀏陽經開區來說,既是難得的機遇也是巨大的挑戰。目前,項目一期800畝地的平整與打樁工作已經完成,預計農曆年後開始廠房建設,7個月主體封頂,開工16個月點亮投產。

惠科項目的火熱施工現場  張迪 攝

  惠科項目是國內首條大尺寸OLED生產線,也是惠科集團在全國布局的第4個面板生產基地。項目佔地1200畝,主要產品為4K、8K、10K等超高清大尺寸顯示面板,並將設立光電顯示研究院,進行新一代顯示技術、材料研究。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150億元以上、稅收13億元以上,同時可吸引一批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落戶,上下游配套企業預計實現年產值100億元以上、創稅9億元以上。項目的落地和開工,打破了長沙顯示功能器件產業鏈「缺芯少屏」的局面,為顯示功能器件產業鏈沖擊千億級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發展理念,圍繞高端要素和高端產業集聚,把項目作為提升經濟總量、增強綜合實力、聚集發展后勁的根本,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不斷擴大投資規模,助推開發區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發展。

  記者了解到,2019年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共有74個項目納入長沙市重大項目投資計划,年度計划總投資240.72億元。其中,經開區有50個項目納入長沙市重大項目投資計划,年度計划總投資163億元;高新區有24個項目納入長沙市重大項目投資計划,年度計划總投資78億元。

  產業為魂,智能制造碩果搖枝

  「項目從簽約到正式投產,不到4個月就完成了工商註冊、廠房裝修及設備安裝調試等各項工作,這充分體現了卓芯智能落戶園區的投資決心與企業發展速度。」卓芯智能負責人對記者說。

  在卓芯智能車間,記者看到一台台嶄新的產品已成功下線。公司負責人介紹說,公司是業中的佼佼者,全國排名前三的頂尖企業,產品供不應求,在韓國與台灣也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今年4月,卓芯智能與瀏陽經開區(高新區)簽約,將深圳生產基地整體搬遷至瀏陽經開區,着力打造智能制造關鍵裝備基地。該項目總投資1億元,預計今年產值將達5000萬元。

  卓芯是一家高科技企業,專業研發和制造5G、物聯網、集成電路等行業的智能制造關鍵設備,擁有100多項知識產權,是 TCL、 長虹、三星、華為、小米等企業的直接或間接供應商。同時,卓芯智能也是繼藍思智能機器人、賽博機器人之后,瀏陽經開區培育的又一優秀智能裝備制造企業。

卓芯智能的智造車間  張迪  攝

  近年來,瀏陽經開區(高新區)着力推進轉型升級,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一方面大力推動傳統制造企業向智能制造企業升級,一方面精心培育新興智能裝備制造業。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葯、健康食品「兩主一特」產業特點,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大力推進工業經濟的新舊動能轉換,堅持做大做強優勢產業,推動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制造業升級改造;同時,精心培育新興智能裝備制造業。兩駕「馬車」並駕齊驅,走上了智能制造升級的「快車道」。

  目前,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已培育了藍思智能機器人、賽搏智能等一批優秀智能裝備制造企業;藍思科技、歐智通、日寫藍思等企業在瀏陽經開區打造出了國際一流的智能化生產線;鹽津鋪子、華納大葯廠、天地恆一等傳統制造企業已升級為智能制造典範。2018年,有16家企業成功獲批長沙市智能制造試點企業。今年,又積極組織藍思科技、九典制葯、華納大等7家企業申報省級智能制造示範車間、示範企業;威爾曼、爾康制葯、日寫藍思等21家企業申報長沙市第六批智能制造試點企業。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