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游资讯 > 正文

海南會展旅遊呈現火爆局面 聚人氣賺財氣

時間:2018-12-19 15:45:00來源:海南日報

  70多家展商、超過100個品牌亮相、近100家海內外媒體到現場報道、遊艇展商簽約訂單超12億元……日前,第九屆海天盛筵在三亞落下帷幕,高吸睛力、高水準的會展活動再度令海南成為業界焦點。

  今冬以來,海南會展業再次呈現出火爆局面。深海能源大會、海南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海南國際咖啡大會暨咖啡及飲品展覽會、海南世界休閑旅遊博覽會等重量級會展活動相繼開幕,為海南集聚了不少人氣與財氣。作為海南省「十三五」期間的十二個重點產業之一,海南會展產業發展勢頭迅猛,逐漸實現從行業到產業、從國內到國際的全行業、立體化聯動性發展,推動着「會展+旅遊」產業升級轉型,成為新經濟增長點。

雅航盛世海洋休閑生活博覽會在陵水舉辦。 武威 攝

  全地域發展漸成態勢

  會展產業,亦被稱為「會撒錢的飛機」。如何讓飛機飛得更高、更遠,成為諸多涉旅從業者的思考發力點。「會展旅遊能讓旅遊實現旺季更旺、淡季不淡,是酒店客源的補充。為進一步拓展市場,我們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多個城市駐點,通過有針對性、精准性的系列營銷舉措吸引客源。」金茂三亞亞龍灣麗思卡爾頓酒店總經理魏浩生說。

  日前,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發布的一項數據引起會展業內關注:2017年,三亞舉辦的超過3萬平米的大型品牌展會有26場,涵蓋了互聯網、美妝、醫療、大健康、婚慶等多行業,三亞會展業漸朝差異化、專業化發展。

  「2017年,三亞參展人數達到193萬,是當地常住人口的2.5倍。截至今年10月,三亞舉辦會展活動5850場,同比增長11%。」三亞市副市長謝慶林說,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使得三亞能全年辦展,同時,海棠灣、亞龍灣、三亞灣等各灣區星級酒店密集,也為會展全地域發展提供保障。

  近年來,隨着博鰲亞洲論壇、瀾湄國家旅遊城市(三亞)合作論壇等在國內會展業界具有「金字招牌」意義的高端會展先後落地,以及酒店、會議中心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海南會展也開始從海口、博鰲、三亞逐漸向澄邁、陵水等地擴展,形成「全島開花」的發展態勢。

  激活旅遊等多領域經濟

  近年來,為推動會展業發展,三亞創新舉措不斷。一方面,該市借力海南出台的一系列會展扶持政策,積極引進高端知名會展、賽事活動;同時,三亞積極加密航線網絡,為引進國際會展品牌搭建橋樑。

  「外拓優質客源,塑造會展品牌,以會展為橋樑,多方面助力,也激活了旅遊等相關產業提質升級。」謝慶林透露,三亞有28家5A級會議型酒店,會展業對于這些酒店的消費拉動普遍達到了2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25%到30%的比重。

  「59國人員入境免簽、會展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扶持以及離島免稅政策的進一步調整,這些利好政策也有力推動了『會展+旅遊』產業發展。」海口魯能希爾頓酒店宴會銷售總監蔡丹說,目前酒店的會展接待已經排到明年2月后,以省外的會議居多。

  更加豐富的會展活動還將促進各行業間的交流合作。「優質展會能有力帶動相關地區相關領域企業間的合作與互動,展會期間激發出新合作意向的數據是非常可觀的。」全國會展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陳先進說,近年來,會展活動愈加專業化,藝術類、動漫卡通類、影視類、時尚類、音樂類等展會層不出窮,結合海南經濟發展特點,可以以會展為平台推動更深層次的國際合作,打造更加多元、開放的經濟發展新格局。

  補齊短板擁抱未來

  在海南會展旅遊蓬勃發展的態勢下,還有哪些瓶頸亟待突破?

  「三亞目前僅有紅樹林國際會展中心、亞龍灣國際會議中心等幾個為數不多的會展中心,且展館的專業程度與國際水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針對海南會展業開展過相關研究的北京北辰會展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謝慶林指出了三亞會展業的3大短板:「第一,基礎硬件條件比較薄弱;第二,舉辦會展的物流成本比較高;第三,目前會展業除了對于旅遊業、酒店業的貢獻比較大以外,對于其他產業的帶動力還不夠強。」

  「海南國際策展人才相對缺乏,可以通過人才引進政策吸引更多優秀的策展人落地,推進會展業朝專業化、品質化發展。」陳先進說。

  「海南有條件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會展旅遊目的地,但還需在新經濟和新業態發展中探索出符合自身優勢的特色之路,推動會展業轉型升級。」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南京市分會會長梁潔說,一方面海南需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從整個產業鏈角度着手,圍繞服務理念進行專業的提升與系統化的建設,另一方面,會展還需要與產業進行更深入的融合。

  「發展『會展+』模式,我們正推進會展產品與灣區酒店、景點景區、演藝公司、郵輪遊艇等涉旅相關產業實現『套餐式』銷售。」謝慶林說。(林詩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