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香港:一葉之見與森林之懷\小 杳

時間:2020-12-03 10:38:43來源:大公報

大疆旗艦店是深圳歡樂海岸地標之一\資料圖片

  一眨眼進入十二月,二○二○年開始倒計時。香港第四波疫情再起,每日新增確診個案雙位數乃至過百例。上周三(二十五日)特首林鄭月娥到立法會作了任期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因「泛民」議員已經「鬧辭」,在建制派佔絕對多數的情況下,立法會殿堂終於出現了罕見一幕:好好說話,說正經話。

  場內做到了極其難得的理性議政、良性互動,場外仍然一如既往七嘴八舌。小城格外是非多,香港社會好好說話的場景並不多見,吵吵鬧鬧倒是常態。有批評有反對不要緊,只要言之有理都OK,不過香港太多令人哭笑不得的奇談怪論,這也是常態。那些毫無邏輯的胡噴本來不值一哂,但偏偏香港有人相信,久了習非成是,這又是常態。種種乖戾常態積累下來,成了香港社會的生態,進而影響到人的心態。

  施政報告中有關兩地合作部分,在社交媒體上關注度居首的是「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該計劃鼓勵企業聘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到灣區城市工作,政府提供工資補貼,名額二千個。具體為企業提供月薪一萬八千元,其中政府補貼一萬元;創科職位月薪至少二萬六千元,其中政府補貼一萬八千元。

  就這樣又搭錢又費力的事,依然得不到喝彩聲。有人說:不應把香港年輕人送去內地作「開荒牛」,「送走人才」。某「黨主席」稱,不應將香港產業優勢送往內地。他以大疆公司為例,說創辦人汪滔在港科大畢業後到內地創業,成為世界最大的無人機企業,但完全「益不到」香港。

  忍不住想說一說。

  其一,內地缺人才嗎?最近,一群年輕人引起眾人圍觀:一組是文昌航天基地的年輕人,其中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周承鈺是一位二十四歲的貴州土家族姑娘。在文昌基地這樣的年輕女生還有幾位;另外一群是清華二○二○年本科特等獎學金的十五名候選人,個個優秀過人。其中一位大三男生陳逸賢,顏值才華都頂呱呱,年僅二十歲已經在所學專業「天體物理」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三篇論文,曾獲全國英語演講冠軍並出征國際公眾英語演講比賽(IPSC 2019)獲全球六強,還是清華藝術團合唱隊隊員。

  內地高校畢業生連續六七年超七百萬,二○二○屆更達八百七十四萬,比香港總人口還多。僅廣東省去年參加就業的畢業生近五十四萬人。香港呢,據團結香港基金統計,二○一七/一八年大學教資會資助學位+副學位+自資學位畢業生共約三萬三千個,不及內地的零頭。所以,香港年輕人到內地當「開荒牛」之說省省吧,況且灣區城市也並不「荒」。內地年輕人找工作都是自己拚,沒有政府送錢上門來請的。二○二一年中央國家機關招錄公務員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為六十一比一,也就是說約六十人中錄取一人。至於大灣區,各地年輕人也都很嚮往,門檻並不低。當然,只要是人才,哪裏都會受到歡迎,香港年輕人的機會是一樣的。

  其二,香港年輕人到內地發展前景如何?

  先更正一些說法:前文提到的無人機「一哥」汪滔來自內地,是杭州人,港科大畢業後到深圳創業。他的導師李澤湘教授是湖南人,海外留學後來到香港。當初汪滔去深圳創業的原因,李教授很有發言權。他指:香港的國際化教育令學生可訓練科研基礎和動手能力。而深圳產業鏈完整,硬件供應齊全。比如,設計機械人在科大要花近一個月才能完成一次換代,若在深圳加工只需一兩天。這也是香港與深圳優勢互補之處。

  汪滔創業成功後,曾想哺益香港。二○一五年大疆公司在香港科學園成立研發中心,聘請本港工程師。但終未能聘得足夠人才而遷回深圳,所招的也多是在港畢業的內地生。大疆不得不調整招聘職位:在香港只招聘專門店售貨員,在深圳及上海則廣招工程師。

  眾所周知,在香港,倍受追捧的是醫、商、法三大科。自二○一二年至二○二○年共有八十名DSE狀元,其中四十二名升讀醫科/環球醫學,其餘大多讀商科、法律。據特區政府統計,從事創科行業者二○○七年為二點六萬人,二○一七年也不過三點七萬人。

  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周國正先生曾發文痛呼「短視與偏見是香港痼疾」,看表不看裏、看己不看人、看今不看古,終日纏繞於葛藤枝蔓之間,一葉障目,雖一樹而未見,更遑論整個森林了。李澤湘教授也認為「沒有實力不可怕,沒有遠見才是最大問題」。墨守成規的「公務員思維」、重小利而輕大義的「搵快錢心態」等等,值得香港反思。

  那天去商場轉了轉,昔日的豪服華裳擺滿樓道,如同大賣場。但願這不會成為香港的縮影。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