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機器昆蟲成戰場新秘密武器

時間:2025-07-27 05:02:11來源:大公报

  圖:挪威研發的「黑黃蜂」微型偵查無人機。\網絡圖片

  隨着科技飛速發展,過去在科幻小說中出現的昆蟲機器人(或稱機器昆蟲)逐漸走向現實。全球近年地緣衝突不斷,成為防衛技術發展的契機。其中,利用仿生學原理的「生物間諜」(例如機器昆蟲)及昆蟲大小的超小型無人機,正成為國防領域備受矚目的新武器,用來刺探敵情、偵察地形以及拍攝照片,未來可能改變傳統戰爭模式。

  【大公報訊】位於慕尼黑的德國國防新創公司Swarm Biotactics近年研發的「間諜蟑螂」,通過給蟑螂配備特殊的微型背包,為軍隊提供實時戰場偵查、監視及數據收集能力。通過電流刺激,人類向蟑螂微小的腦部發送電脈衝,實現遠程操控昆蟲,幫助獲取敵方情報。

  「間諜蟑螂」搜集情報

  Swarm Biotactics公司CEO威廉表示,這些仿生機器人以活體昆蟲為載體,配備神經刺激系統、傳感器及安全通信模塊。以蟑螂為例,每隻蟑螂既可被單獨操控,也可在「集群模式」下成群行動。

  威廉指出,在惡劣的戰爭區及政治敏感地帶,傳統的情報通訊系統往往失效,「間諜蟑螂」最能發揮作用。該公司已獲得1300萬歐元的融資,目前正在對這些機器昆蟲進行現場測試。

  路透社指出,俄烏衝突以及美國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引發北約盟友疑慮,歐洲多國增加防衛預算,成為歐洲國防初創公司業務發展的契機。德國正在積極打造屬於未來的戰爭科技,從無人機到AI化武器,甚至機器人昆蟲等等尖端工具,都已納入其中。德國總理默茨在7月23日批准相關採購法草案,支持政府向Swarm Biotactics這樣的初創公司預付費用,減少投標障礙。

  「黑黃蜂」無人機亮相俄烏戰場

  昆蟲尺寸的微型無人機,已成為多國軍事與科研的目標。挪威Prox Dynamics公司的「黑黃蜂」無人機,僅為手掌大小,號稱全世界最小的軍用無人機。去年,烏克蘭特種部隊就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州戰場,運用「黑黃蜂」無人機執行偵察任務。「黑黃蜂」重量僅18克,配有三個獨立的機載攝像頭,續航力達25分鐘,飛行範圍約2公里,整套設備重約1.3公斤。由於體積小、重量輕、難以察覺,成為在城市環境中執行偵察任務的利器。

  據估計,一台「黑黃蜂」無人機價格為19.5萬美元。負責製造「黑黃蜂」的挪威「FLIR」無人機公司在今年5月透露,最新的「黑黃蜂」4代無人機飛行30分鐘以上,飛行距離超過3公里,並可在風雨環境運作。該公司目前向超過45個國家的軍隊和安全部門交付了超過3.3萬架「黑黃蜂」無人機。美國陸軍在2018年開始採購「黑黃蜂」系統,訂單總額已超過3億美元。烏軍所使用「黑黃蜂」,就是來自時任拜登政府的對烏軍援。

  抗風和電池續航成挑戰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團隊2013年首次推出RoboBee昆蟲型無人機,經過多年升級迭代,這隻機器小蜜蜂已裝上太陽能板,可自由地「飛翔」。英國軍工企業聯合研發的「蟲」微型無人機也已於2021年推出,機上配備傳感器、攝像機等多種載荷,能夠幫助軍方在目標區域着陸、收集數據或執行隱蔽監視等任務。今年6月,中國國防科技大學公開展示一款蚊子大小的微型無人機,專為軍事偵察任務而設計,也引發外媒的關注。

  不過,這些「小小」偵察兵也有戰場死穴:抗風能力差,巡航能力有限。微型機身限制了動力系統和載荷容量,電池技術仍是目前主要瓶頸,一旦在戰場遭遇狂風暴雨等惡劣天氣,它們分分鐘變成「逃兵」。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