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郊野拾趣系列/騎行打卡 遊南生圍/大公報記者 謝敏嫻、李亞清(文、圖)

時間:2020-06-12 09:23:34來源:大公報

  曾問許多本地畫家最愛去哪裏寫生,他們幾乎都脫口而出:元朗南生圍。這裏被稱為香港后花園,擁有廣闊的紅樹林、蘆葦田,生機勃勃的泥灘濕地,綠油油的大草地,別具特色的基圍魚塘,沒有過多人為干預和管理,完好的原生態環境,也是候鳥的天堂。繪畫盡收無限風光,騎行風景盡收眼底,不如以單車自由行南生圍,用眼睛和快門記錄美景,走走停停,隨心探索。

  從西鐵元朗站G2出口,行過天橋后,便是元朗舊墟路,再走約10分鐘,看到寫着山貝河碼頭指示牌,我們坐上全港唯一的橫水渡。船費7港元,帶單車上船另加1港元,船夫以人手撐船,先轉一個圈再向前,山貝河寬度不到50米,轉眼間已到達彼岸,進入南生圍。

  閒適角落裏彩筆留情

  甫上岸,風吹野草,鳥鳴中夾雜鐵皮硬碰的聲響。傾斜的鐵皮屋,對面的草地上莫名其妙出現一長條木徑連接半座平台,枯木上長出「桃花」,走近一看,原來是假花。眼前的橫水渡、斷橋、廢棄的舊船或老屋,記錄着當地居民今昔生活的點滴,都被畫家顏潔明(Joyce)寫入畫中。Joyce說,她常來南生圍寫生,隨意選一個閒適的角落就可以畫上半天。按照她的提示,沿着石屎小路繼續騎行,我們很快就見到一望無際的蘆葦田。跟人般高的蘆葦叢,恍如迷宮,偶有荒廢的小屋坐落其中,令如畫的構圖有了焦點,拍出來的照片意想不到地有詩意。

  穿過一條數10米高粉白色的桉樹小徑,繼續往前,就是打卡景點「婚紗橋」,如今已是第5代。10年前這一帶曾發生嚴重火災,生態受損,幸好居住附近的村民合力,收集舊木材和建築用料,小橋才得以重建。大草地依舊綠意盎然,大自然的自愈,加上人的治愈,春風吹又生。這裏既沒有管理,也沒有守則,更不會有管理員前來阻止你進行不同的活動。有人在玩遙控飛機,有人專注拍照,有人遛狗,有人遛娃……大家都在盡情地享用着這個公共空間。Joyce告訴我們,她還喜歡探訪不同的魚塘。「魚塘主人住在簡陋的小屋,種些花草、養些魚蝦,生活淡泊。有些魚塘民居還有士多,為遊人提供一個落腳的地方和簡單的餐點,他們也會熱情招呼相熟的畫家留在漁棚下寫生,南生圍的一切都充滿了人情味。」

  狹窄小徑上互相禮讓

  沿大草地左側的短斜坡,我們踏上圍繞着整個南生圍的車路──南生圍路,這一車道是踩單車和駕駛者共用的空間,兩旁的小徑也沒有單車與行人之分,結伴騎單車、時而駐足欣賞風景,步行或跑步強身健體,偶有汽車經過,大家互相禮讓。沿途可遠眺深圳的高樓大廈和香港新界的綿延山景,近處是拉姆薩爾濕地。它是由錦田河、山貝河和其他河道的河口在后海灣沉積而形成的廣闊泥灘,不時有白鷺在踱步或覓食。一到冬天,成千上萬的候鳥會在此停留。

  漸入錦田河河盆區域,藏於林中的敬輝農場尤為顯眼,我們被門外「知味下車,聞香落馬」的對聯所吸引,停下來補給飲食。眼前的錦田河發源於香港第一高峰大帽山,它的幹流和支流,被大刀屻、大帽山、蠔殼山和雞公嶺的分水嶺包圍成菱形盆地,流域面積達40餘平方公里。不遠處,依次可見的是雞公嶺、大刀屻和大帽山,與都市住所相映成趣,已可瞥見元朗市中心景象。

  這一路騎行,目之所及皆是充滿原野生機的風景,並非人為規整的自然,混雜在自然之間的是,荒廢小屋、依魚塘而建的民居、不再全面運作的魚塘,人的生活痕跡算是點到即止。這不正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嗎?

  交通資訊

  ①山貝河起點:乘坐西鐵往元朗站,於G2出口往東頭村方向,沿元朗舊墟路步行前往山貝村(約10分鐘),乘坐南生圍橫水渡到達。

  ②南生圍(錦田河)起點:乘坐西鐵往元朗站,於G2出口對面新元朗中心巴士站乘搭76K巴士或36、37、38、75、76號小巴在紅毛橋站下車,沿南生圍路前往。

  ③可由元朗站騎單車前往(元朗站B出口安樂路附近有租單車)。

  濕地公園裏發掘親子樂趣
 

  除了南生圍,元朗的郊遊樂,還有位於天水圍北部的香港濕地公園。臨近仲夏,公園內處處花開,蝴蝶、鳥類、昆蟲等各種生物十分活躍,是寓教於樂的親子好去處。

  公園入口有一大型草地生態迷宮,經過就可到達「明星」小灣鱷貝貝之家。貝貝在2006年遷居濕地公園,居住在72平方米、擁有私家園景水池的「豪宅」。牠愛在岸上曬日光浴,時而探頭張嘴,或潛入水中,一舉一動都是焦點。下一站來到紅樹林浮橋,這裏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地方。河道的中間架設浮橋,兩旁布滿紅樹,人走在橋上,左搖右晃,可近距離觀賞棲息在紅樹中的彈塗魚、招潮蟹等小動物。

  濕地公園佔地逾60公頃,保護區內鳥類數目達273種,佔全港雀鳥品種近5成。蝴蝶177種,蜻蜓、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數10種,還有觀鳥屋、溪畔漫遊徑、原野漫遊徑、蝴蝶園等,可謂動植物的生態樂園。

  交  通:乘搭西鐵綫於天水圍站轉乘輕鐵705路線,於天秀站(經隧道)或濕地公園站(經天橋)到香港濕地公園。

  開放時間:星期一、星期三至星期日、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下午5時(逢星期二休息)

  小灣鱷貝貝 增南生圍人氣

  南生圍的「圍」就是基圍的意思,基圍主要飼養的是基圍蝦。南生圍原本有很多基圍、魚塘和農地,村民大多在塘邊架起小木屋居住。不過自1990年代中,元朗快速發展,城市化之下南生圍也不能幸免,以致大量魚塘和農地荒廢。相似情況也出現在同區的天水圍。

  有趣的是,使眾多市民開始注意到南生圍這個地方的,是一隻小鱷魚。2003年11月,南生圍出現小灣鱷,香港特區政府為保護市民安全,聘請澳洲「鱷魚先生」約翰.利弗(John Lever)和番禺鱷魚專家「鱷魚釗」前來捕捉,引發市民的好奇心。後來這隻小灣鱷被取名為「貝貝」,它被送到香港濕地公園飼養並供遊覽人士觀賞,南生圍此後便人氣倍漲。

  鳳眼藍花海乍現

  踏入5月,元朗盛屋村一帶魚塘乍現鳳眼藍花海。鳳眼藍有水上風信子之稱,又名豬乸蓮,以前新界農民常用它餵豬。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一般在5至10月開花,鳳眼藍由於生長速度驚人,可在5至10天內增加一倍,覆蓋整個水域,遮擋陽光和壟斷水中氧氣和養分,影響其他物種生長,是破壞生態系統的「殺手」。花的壽命只有一天,只有充足陽光才開花,朝生暮死,既美麗又危險。

  交通:在元朗福康街小巴總站,乘「74號盛屋村」專線小巴,在盛屋村總站下車后,沿着右邊車路直行,大約2分鐘即可到達魚塘範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