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HK人與事/雨中游慈山寺/曉 露

時間:2020-06-10 10:37:32來源:大公報

  進入五月后香港陰雨連綿,無法爬山,於是去逛廟。

  煙雨朦朧中走進慈山寺,簡樸端莊的正門,進去后是一道小坡。看見一群人饒有興致地蹲在地上,對着小坡上新長出來的蘑菇拍照。這種新奇感和安靜,剎那間就和匆忙的香港隔開了。順着蘑菇,我還對着雨後松枝上掛着的晶瑩剔透的露珠細細觀察了一會。

  穿過修剪精緻的小園林,拾級而上,到了第一道山門,我無意中回望了一眼,山海相連,嵌在門裏,有一剎那的恍惚,不知道身在何處。

  引入眼前的是鐘鼓樓,大殿和廊橋,建築莊嚴肅穆,主體是深褐色的紫檀木,唐代的大氣典雅。風穿廊而過,空曠而寧靜,所到之處沒有一筆多余的裝飾,留白之處盡是自然風光。

  由於限制了訪客人數,很安靜,有人獨坐廊橋,望着遠處一言不發。連清掃的阿姨們,休息時也拿着掃把一旁靜坐,不曾嘰嘰喳喳。呼吸之間,感受到靜穆之美。

  寺院裏安排了抄經,供水,行禪等項目給遊客體驗。我剛好經過供水的位置,便依靠指示,把水舀進一個邊有長有短不規則形狀的碗裏,捧着碗走過慈悲路,去觀音像前。由於木碗的形狀不規則,稍微走快一點,水便容易灑出,必須集中精力以保持平穩。同伴卻不聽喚我看身邊的蜻蜓、蝴蝶,幾次差點灑出水來。

  看着碗裏的水波瀾起伏,宛如凝視自己日常動盪不安的情緒。屏息凝神,試圖回到專注的狀態。慈悲路不長,一會便走到終點,終於把水倒入水缸后,仰頭一看,巨大的觀音像,身穿白衣,手持淨瓶,低着頭,像正在凝視自己。

  繞觀音像走了一圈后,進入博物館,聽了佛像有像和無像時期的介紹,觀賞了不同年代的佛像,有幾尊肅穆的佛像目含慈悲,身影孤單而堅定,似乎撬開了內心某部分的感受。出了博物館的路上,看着一個母親帶着五六歲的女兒在路上撿被雨水打落的花朵,小心翼翼地放在透明的盒子裏,看着心裏感到柔軟而喜悅。

  和朋友走在路上,她一路傾訴着近來的一些情感上的感受,我靜靜地聽了一會,發現雨後梔子花的香氣,喚她一起看了一會梔子花。小雨漸停,陽光穿過雲層,灑在院子裏,心裏的雜念似乎也隨着散去一些。

  寺廟裏還有免費提供的茶點,卻剛好錯過了。在院子裏吃了自己帶的紅薯,也很滿足。

  出了寺廟步行到海邊和朋友吃了晚飯,經過了原生態的村落,許多人在田間騎自行車,還有小店懶散地賣着飲料,很像花蓮的散漫悠閒卻滿滿的煙火氣。

  這便是香港的神奇,半小時之內,切換着完全不同的世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