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金庸故居在鄉村,在田園/霍無非

時間:2019-07-22 09:49:42來源:大公報

  金庸的故居位於浙江省嘉興市袁花鎮鄉村/作者供圖

  金庸的故居不像他表兄徐志摩的故居建在繁華喧嚷的海寧城里,而是建在二十餘公里之距的袁花鎮鄉村。

  袁花鎮公路旁紅漆刻描的「金庸的家鄉」巨石,磁一般吸引各地「金粉」,按路標指引行進,但見桑株成片,枇杷耀金,農田鋪翠,石榴花紅,粉荷綠枝在水塘河網中搖曳,張開雙臂,吸一口充滿田間物華升騰的空氣,肺腑好一陣清潤舒快。

  村子盡頭是金庸故居,名「赫山房」。建造比較簡潔,白牆白壁,青磚翹頂,典型的江南建築風格,稍側角度拍照,呈簡練之美。進入方門,院內二進格局,中堂古朴庄重,高掛着康熙皇帝御筆牌匾:「澹遠堂」,這是對康熙一朝查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五翰林」的獎賜。堂中案上,金庸黑框遺像面露微笑,謙和樂觀。緊鄰「澹遠堂」的是「金庸出生處」,此時斜陽從窗櫺射入,把紅木雕鏤的床物照得暖洋洋,滿室生輝。

  往里雕欄廊柱連接的一排居室,辟為展廳,文圖並茂,輔以實物,介紹了金庸事跡和畢生成就。金庸以扣人心弦的武俠小說蜚聲海內外,展廳里,《書劍恩仇錄》、《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等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一應俱全,令人凝視不捨。看完整個展覽,仍覺意猶未盡。海寧民謠雲:「查祝許董周,陳楊在后頭」,意為查家祖上無論是官職文才,還是田畝產業,在海寧名門望族中首屈一指。早年金庸故居院深五進,有房九十餘間,日軍侵佔浙北時被燒毀,上世紀九十年代當地政府在原址重修故居。

  

  金庸的故居位於浙江省嘉興市袁花鎮鄉村/作者供圖

  挺拔俊秀的翠竹越過雪白的拱牆,牆外綠茵濃密,婆娑輕舞。大學畢業的金庸父親查樞卿,是個有重教育雛之人,有錢不去城里建房開店,堅守鄉村,其中有還孩子清靜學習環境的初衷吧。自小聰穎的金庸生活在這鄉野家舍,心無旁騖,秉承好學上進的祖傳家風,養成勤讀好靜的性情,一有空,就在書房里閱讀,尤愛各種課外讀物,逐漸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作文水平突飛猛進,常被老師課堂褒揚。就讀龍山小學五年級時,班主任兼國文老師陳未冬選金庸編輯級刊《喔喔啼》,有了施展的機會,無疑對他自信心的樹立以及成長進步都十分有益。

  當然,旖旎的田園風光有說不盡的童趣,稻桑荷田是理想的樂園,讀書讀久了,金庸也會和小夥伴們奔跑于野外田壟,捉蝶,觀耕,藏貓貓,踢足球……這些活動利於他觀察事物,為日後寫作積累素材,打下基礎。

  參觀罷金庸故居,又投入田野的綠色懷抱。金庸散文寫道:「如果你到過江南,會想到那些燕子,那些楊柳和杏花,那些微雨中的小船」,即是眼前活生生的寫照。浙北農居大多是「人」字頂的二三層白牆紅瓦房,和四周農田的色彩十分搭配。每幢農居有個小院,院里栽的果樹最多的要數枇杷。靠路旁的一家農居,遇到正忙活的主人,他滿頭華發,面色紅潤,同意我們進院參觀,於是欣喜若狂地在碩果纍纍的枇杷樹和桃樹下弄姿拍照。老人慈目看着我們,說枇杷已經成熟,桃子也快了,隨手摘一串枇杷給我們嘗。袁花鎮的枇杷,個兒不大,賣相不如有的枇杷品種那麼光鮮,但外朴惠中,汁多鮮甜,沾得滿手蜜汁,是一般枇杷比不上的。我們摘了沉甸甸一袋枇杷,老人說十塊錢吧,塞給他二十塊錢,見不收不成,他又拿七、八個紅肚鮮桃攆上來,我們不忍拂這好意,象徵性收了兩個。

  分別時想起一事,問老人,您是金庸家族的人?他答:我是金庸同父異母的弟弟。聽此一怔,金庸曾寫過一篇《月雲》的紀實散文,貧苦人家押給查家當丫頭的小姑娘「月雲」,很得被服侍的小主人「宜官」(金庸小名)善待,給她吃糖年糕,給她講《西遊記》故事,還贈送她小弟弟搖鼓兒,「月雲」在查家,由初時的擔驚受怕轉而舒心開朗。想不到的是,後來「月雲」接位金庸亡母徐祿,成為金庸的繼母,續上充滿故事色彩的一份緣,莫非眼前這位老人的母親是「月雲」?帶着疑惑上網一查,果然有位叫查良楠的老者和他長得一模一樣,是「月雲」所生次子。

  袁花鎮的沃野秀水出產豐饒的物產,也造就了聞名于世的文學大師,可謂地靈人傑。巧遇金庸筆下人物的后代,鮮果顯誠意,目送客遠離,查家「要平等待人,對人要溫柔親善」的待人之道,像田園那樣純朴。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