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西關老街舊巷 凝聚千年 嶺南時光

時間:2019-01-04 10:37:28來源:大公報

  荔枝灣一帶正是西關大屋保護區所在(黃寶儀攝 

  「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擔柴上街賣,阿嫂出街着花鞋,花鞋、花襪、花腰帶。」一首廣州世代相傳的民謠《落雨大》,唱盡了幾代廣州人乃至不少港澳人士的童年回憶,歌詞中描繪的,正是過去西關地區下大雨時水淹街道的情景。麻石路,趟櫳門,滿洲窗,騎樓……木屐的「噠噠噠」聲已經遠去,但熟悉的街道,屋子裏傳出的悠揚粵曲,以及聲聲熟悉的街坊問候,讓西關大屋的歲月從未遠離。

  西關,明清時期廣州西門外、今人民路以西一帶的統稱,它的範圍北接龍津路,南瀕珠江,東至人民路,西到荔枝灣。因為明末興建起十八甫,清代開設有十三行,於是在明清時期,西關是南海縣乃至整個廣東省的商貿中心。目前,西關一帶還保留着不少富有嶺南特色的清代傳統民居,是廣州傳統文化最真實寫照,又與現代的生活完美融合,成為隱藏在廣州繁華喧鬧大都市中一個詩意幽雅的好去處,到廣州旅遊的客人幾乎都會慕名而至。

  一口通商 富商聚居

  廣州有「東山少爺」、「西關小姐」之說,因為在老廣州,有錢人都喜歡住西關大屋。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設廣東海關為全國唯一經營進出口貿易的通商口岸,並指定了半官半商的壟斷性貿易機構「十三行」來充當外貿中介人,而十三行就開設在西關。其時,絲綢外貿還帶動了大量的絲織工場,也都就近設立在西關,工、商的發達使西關成為人口流入地,房地產租買需求旺盛。上下西關涌的平原地帶全部被開發為住宅區,並很快就成為高尚地產的首選,潘、盧、伍、葉四大家族「甲第雲連,魚鱗櫛比」。於是,十三行及附近區域慢慢形成了洋行和外國人聚居區。

  和北京的四合院相同的是,這些西關大屋也是平房,多在四百平方米左右。平面布局向縱深發展,有三間兩廊,左右對稱,中間為主要廳堂。廣州地處南方,夏天潮濕悶熱,在沒有空調的年代,西關大屋通過設計,使屋內的小院、天井、三道廳、青雲巷、天窗、矮腳門、趟櫳等渾然成一體,構成良好的房屋通風設施,讓居住其中的人得到冬暖夏涼的體驗。

  磚木結構、趟櫳門和滿洲窗,是「西關大屋」的三大特色。西關大屋採用的一律是青磚,據說青磚牆鋪砌不用水泥,而用糯米飯拌灰漿,並打磨得平滑而有光澤,所以那青磚牆沒有一絲縫隙,固若金湯。都是有錢人家居住的房子,西關大屋的門也特別講究,僅大門就由三道門構成,獨具嶺南特色的趟櫳,恰好在中間位置。

  所謂「趟櫳」,就是如趟水滑行而靠攏的門,全用木條做成,十三條直徑為八厘米粗的圓木,橫架做成,如豎放的柵欄,堅實異常,容易開合。趟櫳門最大的好處就是,未開啟,便可以清楚判斷到訪者的意圖。相比起來,現代門中的「貓眼」可就遜色得多了。

  相比於當下用玻璃幕牆包裝的「石屎森林」,圖案色彩繽紛的「滿洲窗」可謂獨具匠心。這些正方形的窗格用許多五光十色的玻璃鑲嵌而成,中心是玻璃刻畫,周圍配以各式各樣、別出心裁的窗櫺。這種建築裝飾形式在中國的北方從未大行其道,於是滿洲窗成了廣州和珠三角獨有的藝術。

  分布於荔灣西關一帶、富有嶺南特色的清代傳統民居西關大屋,可以說是廣州傳統文化最真實寫照,現在的多寶路、逢源路、龍津西路一帶,仍然保留着不多的西關大屋,廣州市人民政府已經將這一帶劃為「西關大屋保護區」。不過,西關大屋現存極少,而且一般都是危房或有人居住的,不能進內參觀,如今想要欣賞西關大屋,可以到荔枝灣,這一帶就是西關大屋保護區,附近還有荔灣區博物館、西關民俗博物館,正是探秘舊時廣州富家女生活的好地方。

  廣東大戲 風靡洋人

  「粵劇」,這個名稱出現的時間大約有一百多年,在此之前,這種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戲種,叫做「廣東大戲」。

  在清代廣州十三行時期,來自歐洲、美國、印度、東南亞等地的商人聚集在廣州進行商貿活動。當時外國人的日常生活娛樂受到不少限制,可以說是比較枯燥,但中西方文化藝術之間的差異,恰好滿足了外國人的好奇心,對於他們來說,在中國看大戲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十三行時期,很多行商們每逢重要的節日,或宴請貴賓時,也會在家中花園搭起戲台,邀請戲班唱戲助興。有時候,行商也愛請洋人到戲院看粵劇,因此當時的粵劇在戲院的火熱程度可謂一時無雙。正是荔灣十三行貿易的昌盛,為粵劇發展夯實了雄厚基礎。

  當時,為了滿足十三行行商和洋人的娛樂需求,粵劇伶人常受邀出演。除了為商賈富家唱劇助興,大多戲曲藝人還會去外地演出。荔灣西關一帶,既靠近十三行,方便戲曲藝人到行商家中出演,又靠近水路,方便乘船出外演出。因此,戲曲藝人便集中聚居在西關地區。今天的西關,最受歡迎的是一條被譽為「廣州最美老街」的馬路─恩寧路,曾經是能夠並行八頂大轎的廣州知名馬路,薛覺先、新馬師曾、紅線女、李小龍等省港澳明星,在這裏留下無數歲月印記。

  恩寧路誕生於1931年,是當時西關最繁華的區域,洋行、戲台、服飾店、餐廳等應有盡有。街上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恩寧路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風景莫過於騎樓建築,而這種風靡十九世紀初東南亞的「五腳基」,由南洋返鄉的華人帶入內地,在華南地區風行一時,成了廣州城市街景的顯著特色。

  與繁華的現代大馬路相比,這裏略顯狹窄,但兩邊全是挨着的、高高低低的騎樓,參天大樹遮蓋了半條馬路,陽光透過樹葉灑落在麻石路、滿洲窗上,構成了一幅夢幻的光影畫面。漫步其中,打銅聲「叮叮咚咚」,粵曲悠揚小調絲絲入耳,粵劇的氣息依然濃郁。粵劇藝術博物館就坐落在恩寧路上,以保護、傳承粵劇文化和嶺南文化為宗旨。

  這是一座具有嶺南風格、水鄉特色的中國園林式博物館,沿荔枝灣涌三期分為南北兩岸,亭台樓閣美輪美奐,「三雕二塑」(木雕、石雕、磚雕、灰塑和陶塑)巧奪天工,包括各種華麗的戲服、精美的頭飾和道具等5000多件藏品,以及粵劇的發展歷程、行當設置、唱腔流派、粵劇名伶等說明資料,詳細地把粵劇發展的歷史展現和介紹給大眾,使之成為外地遊客和本地市民了解嶺南文化的一扇窗口。

  古典園林 盛極一時

  「行商庭園」這個詞,對於今天的許多人來說恐怕是很陌生的。這是由嶺南建築大師莫伯治率先提出的一個概念,特指在清代由十三行行商們所修建的私家園林。18至19世紀的廣州城郊,行商築園修館蔚然成風,湧現了包括潘家花園、伍家花園、海山仙館在內的眾多名園。

  其中,道光年間,潘長耀在西關造了一座被外國人稱為「宮殿式的住宅和花園」,潘仕成在西關泮塘建了號稱為當時全城私園之冠的海山仙館。它們代表了嶺南古典園林的巔峰成就,是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理解中國傳統審美的窗口。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陳瑞林指出:十三行富商在河南修造庭園別墅,行商庭園數代相傳,屢加修繕和擴展,碧水環流,花木扶疏,亭台樓閣,外國人以能夠獲得允許進入參觀遊覽為一種寵遇。

  今天遊走在廣州舊花地、荔灣一帶,高樓林立的現代繁華景象,讓人難以想像當年園林連綿的盛況。其實,那些精美的園林消失的時間並不長,我們只能從那些現存的外銷畫中,管窺當年行商庭園的精妙:宅院堂皇氣派,庭院有參天的古樹,亭台樓閣錯落有致,主人之富有顯而易見。

  今天的荔灣湖公園所在地,曾是顯赫一時的十三行富豪潘仕成的私家花園「海山仙館」,美國人亨特在《舊中國雜記》中記載:「外國朋友們認為,得到許可到啟官在泮塘(Pun-tong)的美麗住宅區遊玩和野餐是一種寵遇,無論我們是划船的時候去休息,還是到那布置美妙的園子去散步,任何時候都有負責管理的僕人彬彬有禮地接待我們。」

  海山仙館不僅深受外國商人歡迎,建成不久還成了當地官員接見外國使節的重要場所,比如兩廣總督耆英就多次在海山仙館接待外賓,例如:法國駐廣州領事、美國駐華公使,甚至美國總統給清朝皇帝的國書遞交儀式也曾在這裏舉行。「這裏到處分布着稀有的古樹,有各種各樣的花卉、果樹,像柑橘、荔枝,以及蟠桃。此外,園子裏還養了鹿、孔雀、鸛鳥,以及鴛鴦。」據法國商人亨特發回《法蘭西公報》的一封信中說:潘仕成的房子,可以容得下整整一個軍的人。(黃寶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