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劉姓始祖劉累山西馴龍

時間:2018-12-29 10:24:13來源:大公報

  劉王溝村古村落

  歷史上正式見載於經傳和正史文獻的第一位真正的劉姓人物,是夏朝後期的劉累,距今已有四千多年歷史。關於劉累這個人,自古以來就流傳着許多神秘的傳說。這些傳說主要記載於《左傳》、《史記》、《新唐書》和大量劉氏族譜中。那麼,他到底是哪裏人?為何被賜為御龍氏?劉累馴的龍到底是啥樣?接下來,我們就走進劉累故里,聽聽專家在這方面有哪些新的研究成果。

  記者首先參觀了城內古城、翼城縣博物館以及橋上鎮劉王溝民俗文化記憶體驗館等,在縣博物館內眾多石匾中看到了殘缺的「劉累故里」青石匾。來到橋上鎮劉王溝村,抬頭一望,只見門樓上也刻有「劉累故里」一行字;緊接着,步入劉王溝民俗文化記憶體驗館,內設民俗文化展廳、紅色文化展廳等,大廳正中陳列有劉累的雕像,並展示着豐富多彩的中華龍文化。

  劉累,何許人也

  據歷代《翼城縣志》記載,劉累出生在翼城縣劉王溝,即今橋上鎮劉王溝村。劉累,遠古部落聯盟陶唐氏首領堯的後裔,是被史學界所認同的劉姓歷史上第一位名人,國內外劉姓所信奉的御龍堂劉氏始祖。

  翼城地處黃河流域汾澮之間,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七千多年前的「棗園文化」,留下了舊石器時代人類童年蹣跚的腳步;堯封唐侯、舜耕歷山、后稷稼穡、禹封丹朱、劉累豢龍等傳說口耳相傳,印證着翼城上古時期的璀璨文明;三千多年前,周成王剪桐封弟,唐叔虞建都於翼城,是名副其實的三晉源頭,其後燮父改晉、王賜蘇鍾、文侯勤王、獻公拓疆、文公稱霸等重大事件在這裏上演,留下了割股奉君、程嬰救孤、罕夷點兵、董狐直筆等膾炙人口的典故,演繹了龍的傳人在唐堯大地上一幕又一幕的悲歡離合,彰顯了翼城人從古到今流淌在血液裏生生不息的龍的精神。

  劉累事跡最早記載於戰國時成書的《竹書紀年》、《左傳》。在其他文獻中的記載內容也較多。劉累長大後,愛戲水釣魚,且力氣過人,曾拜聞喜董澤一帶的豢龍氏研習豢龍之術,在今翼城縣王莊鄉的丹陵一帶學習豢龍之藝,至今這裏仍有丹淵、龍藝等地名。劉累主要生活在夏代孔甲年間,曾在河南帝都原城為孔甲豢龍,賜為御龍氏,並受封唐侯,定都在今翼城縣南唐鄉雲(龍)唐村。後因豢養的雌龍不慎死亡,劉累攜家眷藏匿河南魯山並卒葬於此。

  現今,劉王溝有「劉累故里」青石匾,龍女村有劉累學豢龍之遺跡。

  姓氏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獨特的文化元素。在中國諸多姓氏中,劉姓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姓氏,其淵源是比較複雜的。據最新統計,當今劉氏人口達六千四百六十多萬,約佔全國人口總數5.38%,位居全國第四。

  山西省社科院首席研究員李吉表示,中華劉氏為帝堯陶唐氏之後,尊夏代御龍氏劉累為第一顯祖。山西翼城為帝堯古唐之地、御龍氏劉累故里,追本溯源,翼城當是中華劉氏的發祥祖庭。發祥於古唐的劉累後裔歷經夏、商、周三代王朝的更迭,其封邑、族屬雖屢經變遷,但劉氏宗族大部時間仍繁衍生息於古唐舊地──山西翼城,歷時達千年以上。劉明、劉龍之後,歷經春秋、戰國,劉氏子孫枝開葉散,流徙各地,分支衍派遍布五湖四海。

  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對此有較詳的記載:「晉靈公八年(前六一三年)晉如士會於秦,秦人歸之,其子孫處秦者為劉。生明,明生遠。遠生陽,十世孫戰國時獲於魏,遂為魏大夫。夫秦滅魏,居大梁,生清,徙居沛(今江蘇沛縣)。清生仁,號豐公,生太公煓,字執嘉,即(漢)太上皇也。煓四子,伯、仲、邦、交。」邦,即漢高祖劉邦。

  太原學院旅遊系主任、教授康玉慶認為,劉姓自劉累始,已連綿四千餘年,劉姓是中國古代建立王朝和政權最多的姓氏,是史上出皇帝最多的姓氏,民間有「劉天下,李半邊」「張王李趙天下劉」之說。

  山西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導趙瑞民說,劉累為孔甲豢龍一事,也是夏代流傳下來的絕少的史事之一,所以司馬遷撰《史記.夏本紀》,在孔甲一朝就記載了這麼一件事。劉累為陶唐氏之後這一記載對於漢朝皇室很重要,他們直接把劉姓和帝堯聯繫在了一起,說明來自高貴家族,當漢代的皇帝合情合理,具有神聖性質,是劉氏執掌政權的合法性的最佳證據。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田建文認為,「龍」就是鱷魚,牠可以飼養也可以食用,後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變少。最早提出龍之原型為鱷魚的是中國考古學家衛聚賢,一九三四年就指出龍即鱷魚。而且,山西有鱷魚隨葬的歷史,從堯舜時期的陶寺大墓與清涼寺墓葬開始,到商代晚期石樓桃花莊和靈石旌介一號墓就基本終結了。

  「龍」到底為何物?

  「翼城一帶距汾河不遠,且有澮河直達汾河,陸路則沿着塔兒山南北兩麓均可抵達汾河,所以這一帶人會飼養、豢養鱷魚也屬正常,並相傳為劉累故里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吉琨璋分析道。

  河北科技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張慧芝認為,龍崇拜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龍本身有一個從「實」到「虛」、從靈物到神聖的變遷。從古生物學、歷史地理學等學科交叉視角分析,一則可佐證翼城是龍與龍文化的起源地之一,二則從「劉累豢龍」等史前傳說中,還可感受到早期晉人努力馴服和利用龍的進取精神。

  以竺可楨考證,距今四、五千年前,屬氣候暖濕期,氣溫比現在平均高二至三攝氏度。據推證,所謂汾河大鱷應是中國特有的、目前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揚子鱷。因商周之際黃河流域進入寒冷時期,動物南徙或滅絕,龍、大象等便在黃河流域逐漸絕跡。

  從古代黃河中游、汾澮流域生態環境分析,翼城是適合古龍生活棲息的,近現代的考古成果也充分表明,遠古時期翼城所在的汾澮流域氣候炎熱、雨量充沛,河流交織、湖泊遍布,生態環境近似今天的亞熱帶地區。

  劉王溝乃劉累故里,翼城乃龍興之地。山西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高春平表示,劉累為唐堯之後、龍的傳人,其宗支嫡派歷夏、商、周三代都曾受封為唐侯,生活於翼城,奉守堯祠,傳承唐堯血脈,歷時達千年以上。至成王滅唐,唐堯後裔枝開葉散,衍分為唐、劉、杜、范、韋、祁諸支。追本溯源,都與劉累有直接或間接的傳承文脈,而劉氏則是劉累的嫡派宗支。故而,劉累被眾多的劉氏族人奉為開宗立姓之祖,劉累故里─翼城劉王溝當是中華劉氏發祥祖庭。當地可借「龍威」來發揚「龍」的精神,以此助力文化復興、經濟騰飛。

  劉王溝村,是翼城東部休閒文化旅遊的交通樞紐,更是劉姓遊人朝聖之地。民間有大量關於「御龍氏」劉累為夏朝天子養龍的傳說和故事。

  翼城縣橋上鎮鎮長宋海英告訴記者,下一步,橋上鎮將以劉王溝村為中心,呈放射狀向四方延展覆蓋全鎮,打造劉累故里文化園(含劉氏宗祠)、劉王酒家、皇叔客棧、農耕文化體驗園等一批有特色的農業農村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示範精品,吸引更多的劉氏宗親會成員前來尋根問祖、相互交流。(楊奇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