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7月15日,天舟九號貨運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交會對接。\新華社;右圖:神舟二十號乘組搬運天舟九號貨運飛船運來的物資。
隨着3小時的快速交會成為貨運飛船標準交會對接方案和常態化實施,天舟飛船已升級「閃送」。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宣布,7月15日5時34分,搭載天舟九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十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天舟九號與火箭成功分離並進入預定軌道。8時52分,天舟九號成功對接於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後向端口。當日下午,航天員已進入貨運飛船,按計劃展開貨物轉運等工作。
專家表示,天舟九號飛船搭載的6.5噸貨物是歷次最重的,其中包括航天員系統乘員物資和各類實驗物資。其中隨飛船上行的「模擬大腦」芯片能模擬人腦的微環境和功能,將有助於研究太空環境對人類大腦的影響機制。\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
據介紹,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全世界只有中美俄三個國家掌握。中國先後在軌驗證和實施了交會對接2天方案、6.5小時方案、2小時方案和3小時方案。天舟九號採用的3小時交會對接模式是後續一段時間內天舟系列任務的常規操作模式,也是目前貨運飛船與空間站交會對接的「最優解」。
據報道,天舟九號運送的貨物包括航天員系統乘員物資、空間站系統平台物資以及空間應用系統、航天醫學實驗領域、航天技術試驗領域實驗樣品和設備設施等,將為空間站在軌運營和航天員長期駐留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撐。
新款航天服更「長壽」 4年出艙20次
天舟九號為航天員們送來更多美味的太空食品。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專家表示,天舟九號上行食品超過1.5噸,種類達到190多種,其中副食增加20多種。增加菜品裏包括麻婆豆腐、番茄雞蛋、清燉馬蹄、素三鮮等。
編號為D、E的新款艙外航天服也隨天舟九號貨運飛船上行。新款航天服的在軌工作壽命由原有型號的3年15次艙外活動提升至4年20次艙外活動。此項突破提高了工程成本使用效率和個體防護裝備的保障水平。
新增3細胞學樣本 供抗衰老研究
此外,天舟九號還上行了23項科學實驗物資,總重量近780公斤,其中包括三項新的細胞學實驗樣本。骨髓間質幹細胞可以研究航天員長期在太空缺乏重力刺激而出現的骨質流失現象,促進人類在軌飛行更長久,飛行更健康。心衰心臟中的細胞可以研究心衰的發生過程,發現治療疾病的有效方案。血管內皮細胞則可以觀察衰老的發生機制、發生過程,研究抗衰老的方法。
天舟九號還將模擬人類的「腦類器官」的芯片送入空間站。這個芯片約信用卡大小,是根據人體的幹細胞所構建,能模擬人類大腦的微環境和功能。研究發現,長期駐留空間站的宇航員常會出現頭暈、睡眠障礙和認知功能改變等等問題,但仍不清楚空間環境究竟如何影響大腦。科學家能通過腦類器官芯片來研究太空環境對人類大腦的影響機制,為太空的長期駐留生存和健康保障提供新的策略和干預手段,還可以為阿爾茨海默病等腦疾病的研究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