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不朽之盛事 宋版圖書/姜舜源 文、圖

時間:2018-06-27 03:17:08來源:大公網

  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南宋國子監版《爾雅》

  造紙、指南針、火藥、印刷術,是以往人們公認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近年來學術界將印刷術進一步深化為「雕版印刷」。清代學者方以智《通雅.器用.書劄》考據指出:「雕本印書也,隋唐有其法,至五代而行,至宋而盛,今則極矣。」這結論已經為傳世文物和後來考古發現所證實。尤其是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國家圖書館(由故宮博物院轉交),以清代內府藏書「天祿琳琅」和「宛委別藏」為主體的善本古籍宋版書,用紙用墨之精良,書版字體之精美,材質刻工之精到,用「空前絕後」來形容,恐怕也不為過。

  三國曹丕《典論.論文》稱文章為「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一個人的壽命有限,生前榮華富貴也隨之風流雲散,唯有偉大的著作可以永垂不朽。宋版圖書正是如此。而近年來我們一面提倡科技創新,一面弘揚「工匠精神」。大國工匠就在我們文化藝術、科學技術昌明的大宋時代!宋版書造就的宋體、仿宋、楷體等標準漢字印刷字體,至今活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包括圖書、報刊、網絡、新媒體等各方面。

  近千年前宋代,文人士大夫以雕龍文心,刻版工匠技師以獨運匠心,二者珠聯璧合,為今天的我們樹立了印刷術科技精進和「工匠精神」的光輝典範。隨着印刷術在世界傳播,我們民族先輩推動了世界人類文明進步。宋版書在元明清各代,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傳世珍寶。在清代到民國,「一頁宋版,一両黃金」,收藏界甚至有「一頁宋版書,黃金十六両」之說;在近年來文物藝術品拍賣會上,宋版書一部動輒上億元人民幣。

  為往聖繼絕學,為後世傳文統

  明代學者徐官《古今印史.古今書刻》指出:我國自古以竹為簡,以刀為筆。簡牘體積大,書冊浩繁,動輒「學富五車」,利用不便。竹簡之外,是鑄在青銅或石頭上的金石之文,如鐘鼎文、石鼓文,更非普通人力所能及。木版刻字,不但夏商周三代以上沒有,即使秦漢也未通行,唐末僅有之而未盛。所以宋初校正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等唐代圖書,只說是唐本,而不說是唐刻,可見唐代雕版尚不流行。宋代學者、詞人葉夢得也說:唐以前書籍都是寫本。五代後唐明宗時宰相馮道,鑒於讀書人借書難,建議利用唐以來民間發明的雕版印刷術,主持國子監展開「九經」刻版印刷。他們以唐代開成石經為底本,並附入六朝以來經註本的註文,歷時二十二年完工。這是中國歷史上首度大規模以官方財力印刷套書。從此「木刻浸興」,即雕版印刷逐漸興起。鑒於北宋早期的蘇東坡,曾自稱借得《漢書》抄寫完成,如同「貧兒暴富」,因此徐官斷定:木刻版圖書印刷達至鼎盛,時在宋代中葉。

  雕版印刷興盛,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上一件大事,此後我國古代大量典籍開始廣泛傳播。富於科技創新和工匠精神的宋版圖書,以精益求精的追求,為後代留下盡可能準確、盡可能完美的先賢著述,正如宋代思想家張載提倡的:「為往聖繼絕學」。這才是宋版書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最大貢獻。

  先秦文獻以六國文字大篆及秦小篆書寫,漢隸通行後,經過漢代知識分子將古文轉化為漢代的「今文」即漢隸,文獻學上稱為「隸定」。漢隸與後代至今沿用的楷書,沒有多少歧義;但大篆、小篆與漢隸在字形、字義方面有很大距離,「隸定」的精準程度,對於先秦文獻能否以原意流傳後世,至關重要。這早為歷史學家所重視。筆者認為,以往人們對宋版書類似歷史作用,卻認識不足。宋之前圖書的流傳基本上靠抄寫,抄寫就容易出錯,背離原作。以北宋早期蘇軾《赤壁賦》為例,對照至今傳世的作者手書《赤壁賦》真跡,與各種印本有多處差別,其中最突出的是,印本將原作「浮海之一粟」,誤作「滄海之一粟」。由此可以想見,宋人在出版前代以至古人著作時,面對林林總總、文字互有出入的諸多抄本,必然進行了大量深入細緻的考訂,博採廣校,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以宋人特有的廣博知識和哲理思辯,確定盡可能完善的宋本,最後「付梓」刻版,為後世保存中華文化優秀傳統。近現代出版古人著述,校訂時一般都是以宋版為依據,例如《論語》《孟子》《楚辭》等等;除非個別如今尚能見到唐人寫本的圖書,例如南朝劉勰《文心雕龍》,以宋版為基礎之外,可參校唐寫本。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南宋國子監版《爾雅》,為先秦至漢代文字學經典著作,經晉朝學者郭璞註。五代馮道依唐代石經刊刻儒家群經,於九經之外加入《孝經》《論語》《爾雅》,自此成為儒學經典。兩宋國子監均曾復刻馮道時的刻本,但流傳後世絕少。清宮這一部不僅是海內孤本,還是探究五代刻書遺規的重要實物。據南宋學者魏了翁記述:南宋國子監刊印的經書,是臨安府及其他州郡雕造,然後將書版送入國子監儲存。所以名義上為國子監雕梓,實際上出於臨安附近地區刻工,反映當時雕版印刷之繁盛。此書外觀高二十八點三厘米,廣二十厘米;版框高二十四點二厘米,廣十七厘米。書版寬大爽朗,字大如錢,世稱「宋刻大字本」。

  朱子身體力行,垂範後代編輯

  在中國古代,校訂圖書歷來是大事。孔夫子曾校訂《詩經》、《春秋》,孟子稱:「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也參與了圖書編校工程。清宮舊藏南宋淳熙、慶元間嚴州刊本《南軒先生文集》,為宋代思想家張栻(字敬夫,號南軒)遺著。此文集傳世有兩個版本,一為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的三十卷本,一為宋趙希弁《郡齋讀書志.附志》記載的四十四卷本。前者後來已失傳;後者即四十四卷本,就是朱熹所編定。張栻逝世後朱熹撰寫祭文,稱其「家傳忠孝,學造精微」,一直是後代知識分子學習的楷模。朱熹手訂本自元代以後,遞經翻刻,流傳極廣,但罕見宋代原刊本。台北故宮所藏這件原版孤本,極具歷史價值。上世紀初,老一代版本目錄學家傅增湘,曾用這部宋刻原版,校勘清代康熙年間無錫華氏刊本,補正後者許多錯誤。例如:補卷五《四山園登山》五律一首,卷十一《敬齋記》一首,卷十《道州濂溪祠堂記》脫文二十四行,卷三十《答陳平甫書》中條答五則;宋刻原版與世上通行本迥異者有:《潭州嶽麓書院記》、《經世紀年》、《孟子講義序》、《胡子知言序》各篇;其餘奪文訛字,多不勝數。朱老夫子身體力行,讓今人看到宋本如何珍貴,也真切體會到怎樣才是合格的編輯。

  清宮昭仁殿「天祿琳琅」藏宋版《晦庵先生文集》,為朱熹文集,南宋淳熙、紹熙間福建刊本。朱熹一生大部分時間居住在武夷山地區,開創「閩學」一派。此本是朱子生前出版,比其他版本都早,而且未經朱子後來刪定,保留了他文集的最初面貌和較早期思想情形。所以與其他版本內容頗多不同,也不乏其他版本未收錄的詩文。此書外觀高二十五點五厘米,廣十五點五厘米;版框高十八點六厘米,廣十二點一厘米。除乾隆《欽定天祿琳琅書目.後編》著錄外,未見他書稱述,不但傳世罕見,保存的學術資料尤其彌足珍貴。傳世的宋刊本《晦庵先生文集》,有宋寧宗時期,朱熹三子朱在編輯的浙江官刊本,入元後書版藏於杭州西湖書院,明代又曾修補印行;其次是宋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年)福建建安書院刊本;明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年),福建按察司以閩本參校浙本重刊的朱子文集,就是現今通行版本。

  宋體字印刷,標準化製造

  我們漢字的書體,從大的用途上,可以分為手寫體、印刷體兩大類。平常所謂王體、顏體、柳體等,說的是書法,是手寫體。徐官《古今印史.古今書刻》特別推崇:「官閱宋版書,端楷絕倫。」宋代以國家名義推出的刻版圖書,字跡端楷絕倫。印刷體最基本的就是「宋體」及其變體「仿宋體」等,他們起源於宋代雕版圖書。現在字庫裏所謂隸書甚至啟功體、舒同體等,是吸收書法手寫字體而創造的。

  促使印刷體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宋中葉雕版印刷鼎盛之後,雕版印刷成了漢字的主要用場。當時書版雕刻所用木材主要是梓木。梓木,紫薇科植物,北方俗稱「臭梧桐」,黃河至長江流域均出產,分布廣、產量大、材質佳,硬度介於柴木和軟木之間,材質輕而耐朽,木理優美並帶光澤,不開裂,不伸縮,適合雕刻,所以成為雕版刻字用材,雕版印刷稱作「付梓」。木材的質地、紋理等材質條件,刻工操刀在木材上刻字的可操作性,再驗之以刷印書頁後閱讀視覺效果,宋代刻書就逐漸形成一種大小均等,豎向筆畫較粗、橫向筆畫較細的「豎粗橫細」特徵的宋體字。宋體印刷字體的出現和定型,在更廣領域看,是宋代製造業標準化的一部分。與《營造法式》規定建築「模數制」,車輛製造規範化,「閉門造車,出門合轍」等,是一致的。因為印刷字體標準化,更好地保證了漢字字形的穩定性,減少了手寫體隨意性對文字的衝擊。這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有很大意義。

  「官閱宋版,端楷絕倫」

  從流傳至今的宋版書可見,它們裝幀考究,用墨、用紙精良,書版的字體手寫和刻工緊密結合。雕版印刷過程中,對書體影響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印版的版式,一是刻字的方法。其中版式直接影響着印刷體總體風格的形成。宋代印版的基本版式是,四周有粗線邊框,行間有行格線,每版中心有中縫,中縫內有魚尾及線條裝飾,並刻有篇名、頁數、刻工等內容。文字正文用大字,註釋用雙行小字。在這種版式中,對書體風格影響最大的是行格線。因為這種版式的行格線只有縱向的,沒有橫向的,縱向的行格線限制了字的橫向空間,束縛了書寫的左右取勢;而字的上下空間相對較為寬鬆,久而久之,便促使字形朝瘦長的方向變化。特別是在雙行小字中,這種變化表現得更為明顯。

  古代漢字不論書寫,還是刻版印刷,均採上下排列成行、自右至左排列成章的規範。筆者認為這是古代書寫姿勢造成的。宋以前沒有書案,早期刻甲骨、書簡,都是左手持甲骨、竹簡,右手刻、寫;後來用縑、用紙,也是捲成一卷,左手執卷,右手執筆書寫。自上而下、自右至左,正是客觀條件的需要,並因而形成定制。宋代有了高幾大案,但習慣形成已經幾千年,直到五四之後才得以改變。

  現存台北故宮「宋嘉泰間兩浙東路茶鹽司刊、元明遞修本」《孟子注疏解經》,堪稱版本目錄學標本。此本為漢趙岐註、宋孫奭疏。外觀高二十九點五厘米,廣十九點八厘米;版框高二十一點一厘米,廣十七點四厘米。這是南北宋交替之際,群經註義疏合刻本誕生時的刻本。負責出版的機構是兩浙東路茶鹽司,三山黃唐曾主其事,故稱為「黃唐本」,又因各書每半葉八行,也稱「八行本」。八行本群經注疏,謹守北宋初年單疏本的刻書精神,內容錯誤既少,復為群經刻印史中,上承單疏本遺規,下開注疏合刻之先河,因而特別受到學界的尊崇,清代學者阮元稱之為「天下第一善本」。

  本書亦為八行本群經注疏合刻本之一,刻於宋寧宗嘉泰年間;書版於元、明兩代曾加以修補。全書分為十四卷,每卷又分上下。宋版原刻,點畫嚴整,字無俗體,校勘精審;元季以後修補者,字稍近匠體,不如原刻矜慎,但仍出自良工之手。全書筆墨精審,版式寬大爽朗。上可見北宋監刻諸書之遺範,下足以校正後來各本之訛謬。從宋經元到明,一以貫之的宋體,完整地體現了標準化印刷體的傳承。

  (作者為中國歷史文化學者、北京市檔案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