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航空之父馮如,到中國航空抗戰捐軀第一人黃毓全;從駕機飛越駝峰的陳文寬,到組建飛虎隊空勤大隊的關鍵人物余新賢;從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到飛行器導航控制專家馮培德……近百年來,一代代五邑航空人為了民族獨立、祖國振興而前赴後繼,為國家和民族的航空事業添磚加瓦。
2024年4月,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公布了最新的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單,共有1468人,其中有名有姓的江門籍英雄共有82名。有統計數據顯示,抗戰期間,五邑籍華僑飛行員擊落或炸毀敵機89架,傷4架。
抗戰期間,當祖國陷入飛機緊缺的困境,五邑籍華僑同樣挺身而出,扛起捐機與造機的雙重擔當。據有關資料,抗戰時期,五邑籍華僑捐獻的飛機,共有50架之多。在美國舊金山,台山籍僑領鄺炳舜率先捐出10萬美元,並動員僑胞募集15萬美元,於1944年開辦「中國飛機廠」。國內的韶關飛機製造廠,台山籍華僑梅龍安、開平籍華僑周寶衡與林福元先後擔任廠長,三人皆在美國取得工程師資格,帶領以五邑籍華僑為主的技術團隊,在艱難困苦中打破中國無法自主製造戰機的困局,為航空救國大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