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台媒報道:賴清德在台北發表所謂「雙十」講話,首度提及要打造「台灣之盾」,建構高攔截率的「防空網」,並談及台灣防務預算的增加,在2030年前防務支出佔台灣GDP將達5%。對此,有多位台灣學者認為,兩岸軍力差距明顯,台灣即使大幅提升軍費,也難以在軍事層面與大陸抗衡,同時,龐大的軍費成長勢必對其他公共開支造成擠壓,導致資源使用失衡,最終不利於台灣整體安全與社會穩定。
目前台灣防務預算約佔GDP的2.5%,若未來提高至5%,代表台灣整體預算中近半將投入軍事領域。龐大的軍費成長勢必對其他公共開支造成擠壓,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等關鍵領域的資源分配可能因此受到挑戰。換言之,民生與防務如何取得平衡,將是未來台當局面臨的嚴峻課題。
島內多位學者指出,兩岸軍力差距明顯,台灣即使大幅提升軍費,也難以在軍事層面與大陸抗衡。台灣警大教授趙建民分析,若缺乏整體戰略配套,單純依靠提高軍費預算恐難有效提升防務能量。過度投入軍事,反而可能壓縮社會發展與經濟韌性,形成長期負擔。
台灣政大教授張其祿則提醒,台灣在安全戰略上高度依賴美國支持,軍費政策或帶有對外政治信號的意味。他認為,強化防務固然重要,但若將預算過度傾向軍購,可能導致資源使用失衡,最終不利於整體安全與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