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網上流傳一張宣稱是作文試卷的相片,雖可作笑話材料,但也可正經深思探討 受訪者圖
最近網上流傳一張宣稱是作文試卷的相片(見附圖),從幽默的角度看,的確有點搞笑,茶餘飯後可作一樂也。但是,筆者忽發奇想,不妨正經八百把它當成一份真實試卷,純粹從考試技術的角度來加以評論,不涉道德判斷:
首先,從命題角度而言,這兩道題都列明「字數不限」。一條題目當中,任何字眼和要求,都不是無緣無故地存在,肯定有其教育及考評上的目的。字數不限,可能命題老師希望考核考生同學撰寫簡練文字的能力,這就是目的。但是,字數不限也極大可能造成考生作答的內容過於簡短,從而未必有足夠的篇幅分量讓評卷老師去有效衡量考生的水平,同時也使得不同考生之間的水平差異難以有效顯示,評卷老師無從區分同學的不同程度。米太少,雖巧婦亦難以為炊。較為適合的設計,應該改為「不少於多少字」,例如不少於一百字之類,至少把基本的分量都保證了,評卷老師足以據此分量來評估考生的實際水平和彼此差異。
其次,第一題的第二個要求是「故事結尾必須悲劇」,但第三個要求又說「體裁不限」,這就自相矛盾了。所謂體裁,就是指小說、散文、詩歌等文學形式。既然第二個要求說了「故事結尾必須悲劇」,這等於說這篇作文的體裁必須是故事,相當於小說,這就排除了其他體裁的可能性。試卷命題要求的自相矛盾,會對考生應考作答帶來很大的困惑和混亂。
另外,從評卷角度來看,第二題第二個要求有「多年」這個時間限定,但在考生的作答之中,並無任何內容是符合這個「多年」的要求,因此是不宜給以滿分100分的評分的。因此,這份試卷無論從命題,還是評卷,都不能說具備專業水準。命題固然自相矛盾,評改更是粗疏濫改,作為教育工作者,享受其搞笑之餘,也要引以為鑒,不要在自己的命題和評卷中犯上同樣的錯誤。
考試從根本而言,就切切實實是一門技術活兒。以前有一位前輩對我說,要看一個老師的水平,看看他/她所設計的試卷和評卷標準,便可知其大概。老師不是光是講課講得精彩,也不僅僅是善於組織課堂活動以活躍課堂學習氣氛。試卷題目及答案的設計,其實充分反映了老師對於教學內容掌握的縝密程度:
一、命題能否切實反映學科課程的核心知識素養?因為這是學生最起碼要掌握的基本內容;
二、命題有沒有空間能夠拉開考生之間的表現水平?能力和基礎一般的考生,可能只能作答核心知識這些基本內容,但能力和基礎偏高的考生,能夠有相對高難度的題目讓其發揮,從而區分出不同考生之間的差異;
三、命題的字眼是否準確,會不會讓考生不知所雲,或者誤會了題目的意思,結果變成無效的題目。例如,一條填空題:魯迅先生是______人。這題目到底想考核考生掌握什麼知識點呢?題目字眼完全不清晰。如果考生填上「男」字,魯迅先生是男人,你不能說他答錯了,但這個答案完全沒有任何考核意義。
四、命題的要求會否自相矛盾,如上述。
常言道,考評輔翼學習Assessment for Learning,這是至理名言,因為考評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老師和學生知道學習成果到底如何,了解學習進度到底是否跟得上了。筆者完全同意應該設計能鼓勵考生創意思考的題目,而不能只是背誦資料性知識的低層次題目。但是,請注意考試命題、評改是一門技術,需要符合教育的基本規律。鼓勵考生創意思考,不能成為命題和評卷粗疏的遁辭。
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 鄧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