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基孔肯雅熱防治Q&A

時間:2025-07-26 05:02:26來源:大公报

  圖:為防控基孔肯雅熱疫情,廣東各地開展滅蚊行動,遏止病毒傳播。\受訪者供圖

  什麼是基孔肯雅熱?

  •這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症狀以發熱、關節劇痛和皮疹為特徵。名稱源自非洲土語,意為「彎脊之痛」,形容患者因關節劇痛彎腰蜷縮的姿態。

  基孔肯雅熱如何傳播?

  •主要通過感染病毒的伊蚊(埃及伊蚊或白紋伊蚊)叮咬而傳播。

  基孔肯雅熱典型症狀有哪些?

  •發熱:持續1~7天;

  •關節痛/關節炎/關節腫脹:多累及小關節(如手指、腕、踝和趾關節等),疼痛可持續數周至數月;

  •皮疹:常見於面部、四肢;

  •伴隨頭痛、噁心、結膜充血等。

  如何有效預防基孔肯雅熱?

  •防蚊滅蚊:清除積水,投放滅蚊幼蟲藥劑避免積水成為蚊子孳生地;改善居住環境,保持室內外環境整潔,定期消毒滅蚊。

  •避免蚊叮:在蚊蟲活躍時段(清晨和傍晚)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外出穿淺色長袖上衣、長褲;室內安裝紗門、紗窗,使用蚊帳;外出時在暴露皮膚塗抹合格的驅蚊劑。

  昆蟲驅避劑應如何使用?

  •在進入可能被蚊叮的範圍前使用。

  •塗在外露皮膚及衣服。

  •孕婦使用避蚊胺的濃度上限是30%,兒童則為10%。

  •先塗防曬霜,再塗昆蟲驅避劑。

  資料來源: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