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台大新校長呻教授課酬30年不變

時間:2018-01-16 03:15:56來源:大公網

  圖:這十多年來島內薪資停滯不前,但歷屆領導人都無法解決低薪問題。圖為民眾顯示自己的月薪為新台幣兩萬七千七百多元,折合港幣約六千九百元/網上圖片

  勞工低薪是近來台灣各界議論的焦點議題。「勞動基準法」爭議所反映的勞資關係緊張、非典型僱傭趨增乃至於教育政策失衡等社會議題,都與低薪問題不無關聯。其實,低薪問題並不只發生在勞工身上。候任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近日就指出,教授的課酬30年沒變。由此反映台灣低薪問題的嚴重性。

  【大公報訊】據中新社報道:島內數據顯示,2005至2015年,台灣失業率由4.1%降至3.8%;各年齡層中,失業率以20至24歲人群為最高,過去10年間由10.3%續升至12.6%。

  時隔16年後,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去年才再次突破新台幣2.8萬元,但增幅較小(實增100元新台幣)。

  乍看之下,青年的低就業率、低薪問題更為嚴重,今年初以來也被台灣當局列為重大議題單獨提出、研擬對策。但事實上,低薪問題並不局限於該年齡段。

  貧富收入相距112倍

  台當局立法機構預算中心所做2018年總預算評估報告顯示,台灣每戶年收入最高5%與最低5%的差距,從2006年的58倍逐年攀升至2009年的75倍,2014年的112倍。中小企業經營不易、中低階層生活困難、中南部家庭所得與北部有相當差距,相關群體均面對較為嚴重的低薪問題。

  低薪表象之下,隱藏着結構性的深層問題。台灣製造業結構在過去20年發生了很大轉變。1998年,ICT(信息、通信和技術)產業佔工業產出比重約為16%,2014年已提升至42%。「中研院」經濟所學者楊子霆在分析報告中指出,台灣這20年來「押寶」的ICT產業競爭十分激烈,生產力雖增加,產品價格卻跌去50%;同期,民眾消費與進口商品價格持續上漲。

  韓國工業與台灣有類似結構,其整體薪資成長卻未明顯落後於GDP成長。楊子霆認為,差別在於韓國服務業經濟(如醫療、教育、影視與觀光產業)表現強勁。

  傳統服務業成長滯慢

  台灣現代服務業面臨投資不振的情況。部分製造業外移後,大量人力投入薪水偏低的傳統服務業。台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此前公布一項基於財稅大數據的分析報告指出,員工薪資高低與所屬企業規模大小高度相關,低薪群體中近95%來自非上市櫃公司;此外,佔比近25%的低薪群體多屬於40歲以下的青年群體、從事勞力密集型工作(如美容美髮、飲料店、餐館等)。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認為,台灣薪資停滯歸因於「四座大山」,除「製造業代工模式,毛利低,產業外移」「大學教育過度投資」「外來投資少,缺乏跨國企業及高薪機會」外,「服務業缺乏產業化思惟,規模小,缺乏國際化競爭力及對高階人才的需求」也是一重要因素。

  他指出,台灣傳統及現代服務業就業人數佔總就業人數比重高達60%,二者成長趨緩,導致服務業對經濟成長貢獻大幅下滑。

  去年以來,「勞基法」抗議運動中,青年群體的街頭行動尤其引發關注。為紓解青年低就業率、低薪問題帶來的壓力,台灣需依靠產業轉型升級。而當局投入大量資金推進的所謂「前瞻計劃」,各界均不看好其對產業結構調整的助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