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樓市升勢下的財富效應/祥益地產總裁 汪敦敬

時間:2017-12-13 03:16:01來源:大公網

  以市場學角度來說,從來都有財富效應,但以前的財富效應往往都是和泡沫經濟如影隨形的,但在新常態的經濟,逐漸轉向以宏調為主導的中國經濟,而正因為中國經濟會自我去除泡沫,因此新常態經濟在低泡沫之下形成的財富效應,是一股更強勁有力的市場霸主,我們必須要盡早認識從未出現過的市場現象。

  什麼叫財富效應?即資產增值引起衍生的新購買力,今次財富效應算是筆者做了三十多年地產以來,第二次比較強橫的財富效應。第一次是在九十年代,1994至1997年那段時間的財富效應是很大,但那時是按揭泡沫,不是真的購買力。今次在樓市辣招抑壓樓價,由2010年至今的七年時間裏,我們的按揭比率很低,按揭息口非常低,而且實際的供樓負擔對比收入相當低。

  到了今天,香港的財富效應有多利害?根據2016年人口普查,六成半住宅物業已經是供滿了按揭,如果我們用這個邏輯來推演,香港供滿樓的住宅單位很大機會超過100萬。那100萬張現金契,只要一年衍生6%的購買力,其實已經足以接收2017年的住宅總成交。即是說,市場就算所有打工仔不可以單憑工資買得起樓,單是財富效應已足以接收所有在樓市辣招下收縮的少量成交。

  我們要留意今次財富效應,如是真的財富效應,大家可能要面對樓價升速加快。現在樓價是2009年的3.2倍,是2007年的3.6倍,這些升值就是財富效應購買力,所以筆者一直認為只用人均入息收入去評估樓價高低和實質購買力,超離地!極過時!

  筆者相信未來兩年樓價升幅將更大,樓市辣招因為抑制市場成交量變得很低,而有錢的人多了很多,最後這個金字塔遊戲自然是最有錢的人來掌握。要樓市升勢放緩,一定要增加成交量,才能令財富效應減少對市場的控制。另外,很多本來有能力買樓的人,因為樓價升得急而買不到,他們很大機會成為租客,當原本有能力的人成為租客之後,租金會上升。因為原本是買樓的,將其購買力放在租金,第二階段租金會上升,之後又會製造第二次升價循環。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