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黃百鳴:合拍片似雙刃劍

時間:2017-11-08 03:15:52來源:大公網

  圖:黃百鳴指內地演員身價已比港星高

  二○○四年一月一日開始,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正式實施。內地電影及電視劇市場開放,讓香港電影及電視製作人進軍內地,拍攝有香港、內地合資的合拍片與合拍劇。合拍電影與劇集產生至今已有十三年,這十幾年間,內地及香港的電影、電視市場產生了什麼變化呢?本版將分兩期探討。在香港從事電影工作接近四十年的資深電影製作人、有豐富拍攝合拍片經驗的黃百鳴,剖析了合拍電影多年來的發展情況以及未來趨勢。同樣有拍攝合拍片以及香港地道電影經驗的香港男演員余文樂,亦談及合拍片出現對演員的影響。\大公報記者 溫穎芝 文、圖

  黃百鳴是香港資深電影製作人,由一九八○年開始投身電影圈,他本身是製片人、投資者、出品人、監製,亦是演員。自CEPA實施後,黃百鳴拍過不少合拍片,對相關條例相當熟悉。早前他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大談十幾年來合拍片對香港以及內地電影業的影響。黃百鳴表示CEPA實施對香港、內地都有好處。香港電影在CEPA之前,經歷了長達十年的黑暗期,當時是盜版的天下,又遇上金融風暴以及「非典」。由一九九五年到二○○四年,香港電影不景氣,由每年有三百部製作大降至五十部。CEPA令香港電影有了希望,香港影業尋回春天。

  初期創雙贏 內地票房飆

  黃百鳴第一部投資的合拍片是二○○四年由徐克執導的《七劍》,此片在內地收八千萬人民幣票房,香港則收八百萬元。有這樣好的成績,他遂決定拍攝自己不太擅長的動作片,更跟甄子丹簽了三年合約,拍攝了《龍虎門》、《導火線》及《葉問》,其主要目的是打入內地市場,《葉問》於二○○八年在內地上映時,票房衝破一億(人民幣,下同)。之後,他拍了不同種類的電影,成功開拓內地市場,分到一杯羹。

  無疑,有內地市場對香港電影製作人是有莫大的好處。不過,他覺得內地的得益更大,因為在二○○四年之前,內地電影總票房未曾衝破過十億,直至開放合拍片市場,二○○四年的總票房上升到十五億,接着每年遞加,現在已達到五百億。

  黃百鳴形容本來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到後來變成了香港得益縮小,因為電影的港味減少,而且電影人才大多北上發展,留駐香港的人才也減少了。而且香港本地的票房這十幾年來都沒有升過,但內地電影市場的票房就不斷遞增。他說:「主要原因是香港好多電影製作人去了內地拍戲,他們有豐富的製作經驗,加上內地資源大,人才多,且學習能力快,令電影質量提高,內地電影票房節節上升。同時,內地政府鼓勵投資者開戲院。二○○九年,內地只有四千個銀幕,當時美國已有四萬個;今時今日,內地的銀幕已增至四萬五千個,超越了美國。電影院數目急升,加上成功遏制盜版,自然票房便增加。」反觀香港,合拍片開創之初是贏的,但慢慢地,他發覺香港電影票房原地踏步,原因是戲院數量不加反減。黃百鳴說:「根據戲院商會的數據顯示,全盛時香港有超過十四萬個戲院座位。但今時今日,只剩下三萬幾個座位,萎縮嚴重。事關這十幾年來,舖租太貴,戲院難以經營,相繼結業,或是被迫遷至商場樓上。戲院數目少了這麼多,票房又怎會升呢?」為此,近年黃百鳴亦有投資電影院,至今已有五間,他早前在柴灣開的影院,平均入座率超過百分之五十,證明觀眾是會入場看電影的。

  拍攝合拍片主要的條例就是,需要有香港與內地的投資者;電影中三分一主要演員要來自內地;故事情節須與內地有關。黃百鳴指合拍片產生至今已十幾年,香港回歸祖國都二十年,CEPA當中有些條例應該修改。他說:「一定要有三分一內地演員,一定要故事與內地有關;這兩條條例對香港電影業有極大影響。」

  條例須遵守 製作人矛盾

  黃百鳴指當初定這兩條例,目的是要保護內地的演員,希望香港人多些到內地拍戲,但現在情況剛相反,內地演員的身價已比香港演員高,大部分製作人都已視內地為基地,反而香港電影發展局現在就鼓勵大家在香港拍戲,更會提供資助。他覺得CEPA應該跟隨時代進步,有需要就取消或修改這兩條條例。他亦曾向上屆特首梁振英以及現任特首林鄭月娥反映過,但亦明白這不是香港可以單方面決定,一切須由內地電影局決定。他說:「如果刪除這兩條例,相信會對香港電影有很大幫助,例如可以用多些香港演員,電影人亦可以多些留在香港拍戲。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發生在香港的故事,其實亦即是發生在中國的故事,為什麼要『咁見外』呢?」

  不少觀眾覺得合拍片失去香港的味道,黃百鳴就以電影《家有囍事》作例子。他說:「《家有囍事》有我、張國榮及周星馳演三兄弟,如果要迎合內地條例,我們當中有一個便要用內地演員。所以很多觀眾問,為何看不到從前的《家有囍事》、《八星報喜》同類電影?就是因為在這兩條條例下,令港產片味道難以完全保留。其實,內地有關部門是否可以改變一下,與時並進。」

  作為投資者,又是否真的很難放棄內地的市場呢?黃百鳴無奈地說:「一直有這些條例,我也沒辦法,又不能喪失內地這麼大的市場,只能用香港的男主角,內地的女主角。現在大部分人都去拍合拍片,的確是令一些有本地味道的電影減少。這些電影不被視作合拍片,而是進口片,甚至乎可能不准進口。好多投資者拍片都是為了賺錢,希望市場大些,唯有依據合拍條例拍合拍片。」作為電影製作人,他認為這是很難做又矛盾的事情。

  問到合拍片是否必贏必賺的呢?黃百鳴笑說:「又不是喎!有很多失敗的例子。現在,市場上每年拍的電影超過一千部,上到院線的有百幾部,當中只有三分一賺錢,即是一千部電影當中,可能只有五十部賺錢,有九百幾部是跌入鹹水海。所以,我都勸外行人不要拍電影,這是好專業的行業。」他坦言自己很幸運,拍攝的電影通常也是在那五十部賺錢作品當中。現在當他籌備一部電影,都是先寫好劇本,若然是決定要入內地市場,劇本內容要遷就條例去寫。他承認創作空間是有少少受到影響的。多年來,內地對電影題材的限制也未有特別放寬,好像迷信或是涉及鬼的題材,都不能上映。

  對於未來香港電影的前景,黃百鳴表示國家富強,人民越來越富足,電影市場一向是向好的,反而香港的市場要再下些工夫,希望可以有多些戲院。他亦呼籲政府在能力範圍內伸出援手。而他亦十分支持香港電影,今年除了繼續拍攝合拍片,也有找新導演拍攝一些具備香港地道情懷的電影,其中一部就是呂良偉與毛舜筠主演,將會成為香港亞洲電影節推介電影的《黃金花》,故事圍繞一個有自閉成員的香港家庭,是一部貼近香港題材的電影。同時,得到電影發展基金資助,泰迪羅賓將會執導一部鬼片,他也會培育一些新晉導演。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